-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角履带爬壁机器人越障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王瑞;高荣慧;翟华
【摘要】针对一些工作场合对爬壁机器人有较高的越障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包含
4个三角形履带轮组构成的磁吸附爬壁机器人.首先设计了三角履带爬壁机器人的
整体结构,研究了越障过程中机器人结构变化,以及爬行越障和翻转越障通过原理.建
立了翻转越障过程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体现了机器人机构尺寸等因素对电机输出力
矩的影响.根据此模型,能确定机器人越障过程所需最小驱动力矩.利用ADAMS软件
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表明了机器人结构简单,具有较
强的越障能力.%Anewmagneticadsorptionwall-climbingrobotwith4
triangulartracksisdesignedtohelptherobotcrosstheobstacleforsome
workoccasions.Firstly,theconstructionoftherobotandthestructural
deformationofobstacle-climbingprocessarestudied.Thentheprinciple
ofthecreeping-obstaclewayandtheturning-overobstaclewayare
expounded.Thedynamicmodelfortheturning-overobstacleprocessis
builtandthemodeldescribestheinfluenceofstructuresizeonmotor
torque.Basedonthismodel,theminimumdrivingtorquefortheturning-
overobstacleprocesscanbedetermined.Avirtualmodelissimulatedby
ADAMS,whichprovethatthedynamicmodelfortheturning-overobstacle
processiscorrect,andtherobotwithtriangulartrackscanclimbover
higherobstacle.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卷),期】2017(000)0z1
【总页数】4页(P205-208)
【关键词】三角形履带;磁吸附;爬壁机器人;越障;虚拟仿真
【作者】王瑞;高荣慧;翟华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6;TP24
1引言
爬壁机器人是极限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是代替人类,在核工业、石化企
业、建筑行业、消防部门、造船等领域中的危险状态下作业,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和很高的使用价值[1]。爬壁机器人按照移动方式主要分为轮式、履带式与多足式
三种。其中,轮式移动速度快、转向灵活,但车轮与壁面接触面积小,磁吸附力小
[2]。履带式接触面积大,负载能力强,但不易转向和壁面过渡[3]。多足式可灵活
实现壁面过渡和转向等功能,但移动速度慢,各足的运动协调性要求较高,控制难
度大[4]。这些机器人多数针对平坦壁面设计,缺乏越障能力[5]。当前,爬壁机器
人研究方向逐渐朝混合式发展,试图综合不同类型爬壁机器人的优点[6-7]。针对
以往爬壁机器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较简单、越障能力强的新型爬壁机器
人,首次将三角形磁吸附履带应用到爬壁机器人上。三角形履带结合了轮式和履带
式特点,具有四个三角履带轮组,运动较灵活;同时对比轮式吸附,履带接触面积
大,吸附力较大,负载能力强。三角履带结构可使机器人根据障碍物的高度自行采
用爬行越障或者翻转越障两种通过形式,其中,翻转越障形式较大的提高了机器人
越障高度。
从理想的角度看,机器人的驱动力越大,越障能力必然越强,但由于体积、重量以
及能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其驱动力不可能无限制地选择[8]。针对机器人翻转越障
过程建立了越障动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