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2、病前个性心理特征Friedman等提出人的A型行为模式和冠心病发生有关。所谓A型行为模式者表现为不可抑制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动力、敌意、醉心于工作、常有时间紧迫感。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冠心病组A型行为者占62.9%,对照组占31.25%。A型行为模式的人,易因外界的心理刺激而导致神经内分泌机能的改变,血小板聚集性与粘附力的增加,血脂蛋白成分的改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平均浓度增高,TXA2和PGI2之间动态平衡失调,最后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3、病后的心理变化观察2/3的心肌梗塞病人在住院后有情绪障碍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肌梗塞病人进入监护病房后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四期:(1)焦虑期:出现于入病房后的最初1~2天后。主要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产生焦虑不安,严重者可达到惊恐的程度。(2)心理否认期:病人入病室后第二天,特别是第3、4天,约有一半的病人可出现心理否认反应。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3).忧郁期:一般在病人入病室第5天以后出现,约30%病人有之。病人自感因病而失去了工作、生活自理、社交等能力、亦损失了经济也丧失了发展前途,因而忧郁、苦闷、失去治疗的信心。(4).出监护病室时焦虑期:这是因病人对离开监护病房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或对监护病房产生心理依赖之缘故。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4、防治中的心理问题:①纠正A型行为模式和改变不良习惯吸烟、喝酒等②认识冠心病,改善病后心理症状③若焦虑症状明显,适当应用抗焦虑药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二)高血压病
1、病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强烈的焦虑、紧张、痛苦、愤怒以及情绪的压抑2、病人个性心理特征A型行为模式者占63.6%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3、病后的心理变化高血压危象高血压病性精神障碍高血压脑病4、防治中的心理问题生物反馈治疗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1、病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外界的特异性过敏性抗原和非特异性的呼吸道感染,是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心理刺激产生的压抑、愤怒、失望会诱发哮喘发作。2、病前个性心理特征:内向、情绪不稳定、被动,如好高骛远等(三)支气管哮喘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支气管哮喘3、病后心理变化:焦虑、忧郁为突出症状4、防治中的心理问题:除躯体治疗外,催眠暗示、松驰疗法、生物反馈、改善病人周围环境,改善人际关系等。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第十一章心身医学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一、心身关系的概念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身医学的概念广义: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中的生物学、理化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的相互关系。其含义广泛,正如美国专家Cobb说:心身医学涉及到整个医学问题。狭义:主要是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等。心理因素在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有主要的作用。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身关系①在疾病开始前不久存在有心理或社会事件及其影响。②心理障碍的躯体表现即病人有躯体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因躯体疾病所致,而是由于病人对某些个人问题的心理反应。③躯体疾病的心理伴随现象④躯体疾病的心理结果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身医学的任务心身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心理与社会因素在保持人类健康与促发疾病,以及得病后病程发展与预后转归中的作用。同时,还研究特殊的生理与心理动因对于正常与异常心理机能的影响,从而提出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较完善的整体性、综合性理论。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二、心身医学简史(一)心理动力学观点(二)心理生理学观点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理动力学观点主要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观察方法的影响,把注意力集中在无意识的冲突在一些心理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Alexander提出“心身疾病”的“特殊冲突”论,强调了心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提出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矛盾导致疾病,阐明心理因素在某些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并促进了对躯体疾病进行心理治疗的实施,这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功绩。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理生理学观点Cannon发现情绪状态对机体的生理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提出慢性情绪状态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可产生病理性功能紊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将导致病理变化。巴甫洛夫学派提出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亦说明心理因素能影响人体器官活动,因为人体器官都受大脑皮层的调节。04.第十一章心身医学1心理生理学观点Wolff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