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pdf

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z: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

来源:YvonneLee的日志

摘自《建筑师》第126期返回本期目录

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

顾大庆

【摘要】本文试图对“鲍扎”建筑教育在中国近80年的发展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归纳,以移植、本

土化和抵抗这三个阶段来描述“鲍扎”这个外来的建筑教育制度在中国从最初个别散乱的实践发

展为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方法,同时经历了一个以民族形式为主线的、以渲染练习为具体表现的

本土化的过程,最后它又是如何在近二十多年面临变革的挑战以及继续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发挥影

响。

【关键词】鲍扎,历史,中国建筑教育,设计教学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ontheBeaux-ArtseducationinChina.Itattemptstooutlin

eitsmajorphasesofdevelopmentfromthebeginningtothepresentthroughaperiod

ofdramaticsocial,politicalandacademicchanges,todescribethemaincharacteristicso

fitssystem,curriculumchangeandstudioteachingwithafocusontheteachingofthe

Beaux-Artsmethod,andtoexamineitsinfluenceonChinesestudentsintermsofworki

ngmethodanddesignattitude.

KeyWords:TheBeaux-Arts,History,ArchitecturaleducationinChina,Designteaching

一、问题的提出

“鲍扎”(EcoledesBeaux-Arts,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之谐音)式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已经实行了近

80年。1927年在南京的中央大学设立的建筑系被共认为这段历史的起点,[1]但是关于这个过

程的终点,却没有一个共识。很难说,现今的建筑教育只是继续着“鲍扎”的传统,或者已经完全

脱离了“鲍扎”的束缚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我们试着对这段历史作一个整体的回顾时,

我们的思考将围绕着三个核心问题来展开。首先,“鲍扎”式建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它是如

何从最初的少数学校的零星实践最终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建筑教育制度?其次,“鲍扎”

的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方法又如何在适应中国特定的政治、学术、专业和教育环境的过

程中不断地转化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鲍扎”教育?最后,就全球性的大趋势而言,“鲍扎”建

筑教育最终被现代建筑教育所取代,但是为何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化迟迟不能实现?

这三个问题可以放在中国“鲍扎”建筑教育的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中来讨论。第一个阶段从1927

年建立第一个建筑系开始到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结束,“鲍扎”成为全国建筑教育的

统一模式。第二个阶段从1950年代初开始到80年代初结束,“鲍扎”教学制度在取得决定性的

统治地位后完成了本土化的转换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可以算是一个后“鲍扎”的年代,随

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建筑教育的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从表面上看,“鲍扎”式的建筑教育已经

终结,其实不然。

为了能够在繁杂和零散的史料中整理归纳出一个清晰的线索,本文的描述以其中一个学校的发展

过程为主线,即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简称东南大学),它的前身为南京工学院(1952-1988,

简称南工),国立中央大学(1928-1954,简称中大),以及最初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

[2]。这个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就历史而言,该系曾经是中国“鲍扎”教育的大本营及许多院系的

教学原型。此外,中国建筑教育的代表人物杨廷宝、童寯和刘敦桢在此工作了将近40余年,影

响由此辐射向全国。

本文的目的在于把握“鲍扎”建筑教育在中国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点,是一个粗线条的素

描。这项工作得以进行,主要得益于过去的20年间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的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

果。大致上,这个研究领域由五个部分所构成:一,纪念和缅怀文章;二,硕士和博士论文;三,

个人自传;四,系史整理;五,历史文献汇编。总的来说,在这样一

文档评论(0)

177****7360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专学生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