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设计
班级
课题4古诗三首课型课时3课时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学习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目标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
丽的景色。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
重点
的思想感情。
难点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准备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生说话练习)
教学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过程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
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
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
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
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
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
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
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很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
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绝大部分较为低
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
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准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
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
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
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
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能够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
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
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
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
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
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
“爱”。
(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
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
(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
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
更红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3章《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2《拉拉手,交朋友》说课稿 .pdf
- 人教版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pdf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题A卷 .pdf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提优作业卷 .pdf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培优卷.pdf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pdf
-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日 3.欢欢喜喜.pdf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pdf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课后练(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