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比喻和比拟的区别.doc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比喻和比拟的区别.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要表达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力求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考虑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积极地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进行语言加工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修辞”。

如:比喻、比拟、排比等等。而众多的修辞方式中又以比喻和比拟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为最高。经过调查发现,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和众多的学生对比喻和比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肤浅的,甚至他们经常将比喻和比拟混为一谈。

有这么一道题目试题:朱自清的散文《绿》中有这样一句:“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这是比喻,还是比拟呢?在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上,60%的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当然是比拟。

实际上,只要弄清楚了“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比拟”、“比喻和比拟到底有哪些不同点”这三个问题,上面这道题判断起来真是轻而易举。

王希杰在《修辞学新论》中将“比喻”称为“语言艺术之花”,认为是古今中外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到底什么是“比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说:“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例如“新月如钩”,能构成比喻,是因为被表现的事物“新月”形状是弯的,另外的事物“钩”形状也是弯的,“弯”就是两者的相似点。所以相似点是构成比喻必不可少的条件。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另一个问题:是不是有相似点的两个事物就一定能构成比喻?如《藤野先生》中的句子“清国留学生盘得平的头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许多人都将这句话归之为比喻,认为它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然而笔者却认为它不是比喻,把清国留学生盘得平的头发说成是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尽管一个是清国留学生,一个是小姑娘,但清国留学生盘得平的头发与小姑娘的发髻均指头发,无质的差别,属于同类事物,同类事物均构不成比喻。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说:“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必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倘若缺第一个要点,譬喻当然不能成立;若缺第二个要点,修辞学上也不能称为譬喻。”

所以,在这里我们再次明白:在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既有相似点,同时它们在本质上又是两种不相同的事物。

我们再来谈谈“比拟”。至于什么是“比拟”,学者们一致认为“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

由此我们知道:比拟是建立在想象心理基础上的,它不要求甲乙两事物之间有某些相似点,直接移情寄意,赋予人或物以具体形象。

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例句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了,使他们具有人的思想、动作和情感。“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例句中作者把人当作植物来写,使人的“身子长在水里”,跟荷梗一样,给人以壮美的形象。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发现在比拟句中,本体一定要出现,拟体没有出现,而且拟体是不明确的,含糊的。这是我们对比拟的简单认识。

比喻和比拟作为两种常用的修辞,他们是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借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惯用格式,都有一种比况的性质,把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比喻和比拟毕竟还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除有相同点外,它们还有更多的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区别它们:

1、从比喻和比拟这两种辞格构成的客观基础来看

比喻构成的客观基础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一定要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事物来作比。

而构成比拟的客观基础是本体与拟体的模拟性,也就是说,本体只是模拟拟体事物某些具体的特征,它并不要求本体和拟体一定得有相似点。如:“勇敢的海燕”是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海燕像勇士”是说海燕在不怕危险,有胆这一点与勇士是相似的,因而是比喻。

2、比喻和比拟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是以乙事物喻甲事物,重在“喻”,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喻是在文中打比方,告诉人们此事物与彼事物有相似点,从而实现其本质特征。

而比拟则着眼于“拟”,“拟”是仿照的意思,直接把此事物当作彼事物来描写,甲乙两种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故有人又称比拟为“人物交融”。

如“共产党像太阳”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太阳”来喻“共产党”,意在揭示“共产党”与“太阳”有相似点,即共产党温暖着受苦受难者的心,给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以新的生命。“我到自家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64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6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