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与实践》教案 第20课 欣赏中国古典戏剧.docx

《文学欣赏与实践》教案 第20课 欣赏中国古典戏剧.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欣赏

20

欣赏中国古典戏剧第课

20第

20

第课欣赏中国古典戏剧

PAGE3

PAGE4

PAGE4

PAGE3

PAGE3

20第

20

第课欣赏中国古典戏剧

PAGE1

PAGE1

PAGE1

课题

欣赏中国古典戏剧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

(2)理解中国古典戏剧的基调和思想内容

(3)选定一篇古典戏剧进行欣赏,感受戏剧中的艺术形象,把握戏剧的内涵

思政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中国古典戏剧作品的能力,增强对戏剧的理解能力,提高文学修养,领略戏剧的文化内涵,感受戏剧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把握中国古典戏剧的基调和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课堂实践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min)→问题导入(5min)→传授新知(23min)→课堂讨论(15min)

第2节课:互动导入(8min)→传授新知(20min)→课堂讨论(12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

(5min)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聆听、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四大古典戏曲,也称“四大古典戏剧”,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授新知

(23min)

【教师】引入新的知识,讲解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品

一、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中国古典戏剧是如何演变的吗?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中国古典戏剧是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手艺或艺术表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以成型。

中国古典戏剧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四种基本形式。

(一)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又称“戏文”“南曲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温州及福建泉州、福州一带。这些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在宋代都是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的地区。

南戏的剧本一般都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早期的南戏虽有段落可分,但不注明出数,往往牵连而下。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现在全本留存的南戏剧本有《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白兔记》等。

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角色皆可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全视剧情需要而定。南戏的角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七种。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生、旦、净、丑、末、外、贴分别代表什么角色吗?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

?生:戏中的男主角,一般为书生、秀才、状元之类的人物。

?旦:戏中的女主角,一般都为青年女子。

?净:出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这一角色,故该角色一般都具有滑稽打诨的特征。

?丑: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净相同,也是插科打诨的人物。

?末:在戏中用以开场,次要的男性人物。

?外:老年男子或者老年妇女。

?贴:即贴旦,次要的女子形象。

(二)元代杂剧

?【教师】多媒体播放“元曲之美”微课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引出下文

元代杂剧又称“元曲”,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正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四折一楔”。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一样讲究起承转合;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类似于“序幕”。

元杂剧的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志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教师】提出问题

你了解以上这几个元杂剧的代表作品吗?简要说说它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元代杂剧采用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艺术形式。

元杂剧这种将音乐结构和戏剧结构统一起来的特点,标志着我国古典戏剧艺术的成熟和完善,由此,元杂剧也成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典范。

……(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三)明清传奇

传奇的本意是记述奇人奇事,唐人用以指小说,称“唐传奇”。到了明清,“传奇”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主要指长篇戏曲。明清传奇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比起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的剧本不断规范,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