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复治结核病范文7篇(全文)复治结核病范文(精选7
篇)
复治结核病第1篇
结核病依旧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耐药结核
病是21世纪全球结核病控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结核分支杆
菌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并将其作为制定结
核病防治对策的重要依据,为此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有结核
菌药敏测定的初复治患者耐药情况做一研究,为初复治患者制
定化疗方案经验选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5-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初复治肺结核有结
核菌药敏测定的203例患者,报告其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
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卡那霉素六种抗结核药物的
耐药情况,其中初治137例,复治66例。男113例,女90例,
例,占2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0岁,平均35.6岁。
1.2判定标准
1.2.1初复治判定标准
初治指1未用过抗结核药的新患者;2用药未满1个月者。
复治指1初治满疗程;2慢性排菌患者。
1.2.2耐药判定标准
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链霉素10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
对氨基水杨酸钠2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乙胺丁醇5μ
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卡那霉素10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
为耐药。
2结果
例中,以任何形式耐药的49例,占35.8?6例复治病例中,
例,耐药49例。耐药患者中耐异烟肼(H)为16例次,耐利福
酸钠(P)为12例次,耐乙胺丁醇(E)为6例次,耐卡那霉素
(K)为4例次。其耐药分布情况为:单一用药时,H耐药为4例,
R耐药为3例,S耐药为8例,P耐药为8例,E耐药为5例,K
耐药为5例,共30例;二药联用时,H+R耐药为2例,R+S耐药
耐E为27例次,耐K为16例次。其耐药分布情况为:单一用药
例,共6例;六药联用时,H+R+S+E+P+K耐药6例。
3讨论
复治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护理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复发主要是由于治疗不当或患者未坚持治疗等原因引起[2]。复
治肺结核入选标准:(1)不规则治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2)
初治失败的患者;(3)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复阳的患者;(4)
慢性排菌患者[3]。
1.2护理
1.2.1一般护理
复治肺结核病患者以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热、
乏力等为常见症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
持病房通风、空气流通,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
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双层纸巾遮住口鼻,将痰液吐
入纸巾内后洗净双手。有发热、盗汗者嘱其及时更换内衣,防
止着凉感冒加重病情;咯血、高热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指导卧
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咳嗽、咳痰患者应指导其有效咳嗽、
咳痰的方法;呼吸困难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
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咳嗽无力者协助翻
身、叩背排痰,必要时遵医嘱雾化。
1.2.2心理护理
结核病是以变态反应为主的慢性传染病,其发生、发展与
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4]。复治肺结核
患者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心理压力增大,出
现对生活丧失信心、抑郁、焦虑、孤独、封闭自我等多种负性
情绪。周围人群因怕被传染会疏远患者,住院后需要隔离治疗,
会使患者感到生活范围、社会关系等受到各种限制,严重影响
患者的心理健康。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积极
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患者关心、体贴,详细讲解
结核病复治的原因、治疗、预后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教会他
们掌握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一些欢快的乐曲,以分散注意力,
振奋情绪。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克服病态心理,说明良好的心
态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为患者创造关怀、温暖的坏境,减
少角色冲突,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还可以通过了解患者
的内心世界和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全方位减轻患者的负性情
绪,提高遵医行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2.3用药指导
加强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尤其是痰菌阳性者,实行全
程正规化疗。告知患者结核病治疗的五项原则(早期、规律、联
合、适量、全程)的重要性及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并指导
正确应用。强调遵医行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