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_七年级语文教案优选 .pdf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_七年级语文教案优选 .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

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

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

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

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dòu)大开”的,有

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jué)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

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tìtǎng),一坐皆惊呢~~;金叵(pǒ)

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ǎo)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

的盔(kuī)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

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

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

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9月18日。

理解·分析

百草园、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鲁迅用“从……

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对文章所描

述的内容,有下列三种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

1.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

健康的漠视、束缚、残害。

2.真实的再现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达了作

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3.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

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

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

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

生呢?

揣摩运用·

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

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

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

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

么要这样写。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仔细阅读下边一段,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

全城中称为最严

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

砖头抛到间壁粱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

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花园了。A

de,我的蟋蟀们!Ade,我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删掉这段中的加黑词语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