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pdfVI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知识点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其中,朱元璋的队伍由东南向北进军,势力不断壮大。

2、明朝建立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年号:洪武

3、元朝灭亡

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元灭亡。

明朝疆域图

知识点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目的:巩固统治

3、措施:

(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

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撤行中书省,设三司;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中书省的权力分散;先后分封诸

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3)改革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

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4)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

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设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

耳目和爪牙。

锦衣卫印

锦衣卫印是专司皇帝仪仗的亲军,后发展成为特务机构.锦衣卫印为木质印信,印面边宽

11.5厘米,印面厚1厘米,通高4厘米.印面篆刻锦衣卫印,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

.三法司指名代刑部,监督院和大理寺等三个司法监察机构,当时凡遇到重大要案,都由

这三个部门会审.根据三法司置这四个字,可知此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的.

小故事大道理:

洪武年间,一次,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几

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骗我。”说着拿出

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

说明:特务机构都由皇帝直接指挥。

4、特点:

(1)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大权独揽实现后,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

改变他的做法。

5、小结:

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原因: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变化:

(1)内容的变化:严格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

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否则就会被认为

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得录取。

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

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位于南京夫子庙学宫东侧,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苏、皖两省科举乡试的考场,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

(2)文体的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

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故称“八股取士”。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3)局限性: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人为了能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举子看榜图

此图描绘了科举考试后,考生看榜时的情景。有人欢喜有人愁。

3、影响:

明朝的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扼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

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

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知识点四:经济的发展

1、概况: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2、具体表现: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可记忆

为:两只米“玉米”老鼠“甘薯、马铃薯”长得像“向日葵”花“花生”朵。)

意义:这些农作物的成熟周期短、产量高。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

(2)手工业: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有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

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市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3)商业: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