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10 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教师版).pdf

综合测试10 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阅读)-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教师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测试10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阅读)

时间:60分钟满分:54分

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2024·山东日照·三模)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共2小题,共9分)。

游敬亭山

谢朓①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迴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①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由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该诗作于宣

城太守任上。②纡组:系佩官印。③丹梯:指寻仙访道之路。④睽:违背。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13

A.谢诗开头两句写远眺敬亭山,采用简笔勾勒,总写其貌:随后两句采用虚笔,写神仙灵怪安居于此

山,—实景—虚境,笔触多变。

B.谢诗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敬亭山蔓藤交错、独鹤鸣叫、饥鼠夜啼等自然景象,烘托了内心的迷茫和痛

苦,与“兼得寻幽蹊”蕴含的情感呼应。

.李诗写众鸟高飞远去,孤云悠闲自在地飘走,暗示诗人观望敬亭山时间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

C“”

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

D.谢诗和李诗写法不同:谢诗对敬亭山作了全方位的“逼真”描写,李诗则并未着力于此,而是将景物

拟人化,以抒写自己的精神世界。

.谢诗末句的无睽和李诗末句的只有都流露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情感态度,请结合全诗作出理

2“”“”

解。(分)

6

【答案】1.B

2.谢诗:

()诗人认为自己政治上受排挤,皇恩已薄,前途渺茫,选择畅游山水,寻仙访道于理无亏。

1

(2)“无睽”也流露出失意的怅惘和一丝怨愤。

李诗:

()鸟飞尽,云飘走,客观上只有敬亭山陪伴自己:

1

()深层看,只有委婉道出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无比孤独;

2“”

(3)“只有”也流露出诗人对山的喜爱及以山为知己而获得的欣慰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烘托了内心的迷茫和痛苦,与‘兼得寻幽蹊’蕴含的情感呼应”错误。藤蔓、樛枝、独鹤、饥鼯、渫云、秋

雨,交代游历所见,烘托了敬亭山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一心追求山水自然的享受,借以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2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