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VIP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书法与诗文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很多书法名篇都是书写的草稿,心中吞吐珠玉,笔下挥墨成文。颜真

卿书《祭侄文稿》,国恨家仇郁结于胸,一注笔端,写至最后已无意点画,满腔愤懑倾泻而下。文辞沉郁痛切,

书法润后复枯,这正是作者的情感达于文辞的同时形成于笔墨的结果。而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则是作者信笔

拈来,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转丰美的文辞表达,书法也形成了一种灵动晓畅、节奏鲜明的特色。情势之不同,影

响着文辞的表达,同时也影响了用笔的力量与笔势,这赋予书法生命的气息,使其形成了各异的书法风格。

书法创作论对于“无意而为”的书写方式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反对理性化的刻意安排。唐代张怀瓘的“神会

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北宋米芾的“随意落笔,皆得自然”,都是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而张旭、怀

素迷狂般的创作方式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推崇固然有对张扬个性的追求,其实更有对任笔挥洒和“无意于

佳乃佳”书写方式的肯定。书法时间性、过程性的书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空间形式,而非事先设计出空间模式,

再随着时间的流动去完成它、修改它。因此,“不可复得”的书法乃是佳作,这种审美价值论正是从这个层面上

提出的。

书法与诗文的欣赏过程也是同时的。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远观其势,近读其文,再细赏其笔墨。未有

将粗陋、不当之语悬挂厅堂之人。美文佳字,相得益彰,含英咀华之间,妙会笔墨之趣,向来是欣赏书法作品

之习惯。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其文辞之美与书法之美使读者在文字之形与文字之音义方面,全方位地受到

了感染。

书法与诗文的批评方式也是相通的。无论是意象、性情,还是风骨、品藻,都互文互通,相互影响。如“风

骨”,是一种俊朗超拔的生命气象,最早用于品评人物。南朝齐梁间,“风骨”从对人的品格评价转向对艺术作品

的审美判断。刘勰将“风骨”用于文学批评,并且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一篇,在实质意义上将“风骨”

推向了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队列。人们对于文学批评中“风骨”的解释不一而足,而大多数人认为“风”关乎文意,

“骨”关乎文辞。几乎在同时,“风骨”也运用于书法批评之中。书法批评认为,多“骨”者“善笔力”,是为“筋书”;

多肉者乏力,是为“墨猪”。“风骨”成为书法批评与文学批评共通的一种批评范畴,而且在评价时可以互相借用,

如以“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评价诗文,或以“意气骏爽则含风”来评价书法,也毫无违和感。

正如欧阳中石先生所说:“书法能使‘文以载道’的‘文’焕发出更好的光彩。”所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就

是要抛弃空洞浮华,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用美的形式,弘扬正气,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摘编自石彧《也谈文学与书法的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A.书法与诗文在很多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如两者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两者的欣赏过程是同时的,两者

的批评方式是相通的。

B.王羲之在创作文章《兰亭集序》时信笔拈来,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转丰美的文辞表达,他写该文的书法也

灵动晓畅,节奏鲜明。

C.文学家或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情势不同,影响文章文辞的表达,也影响着书法用笔的力量与笔势,使

书法形成不同的风格。

D“”“”“”

.文以载道,就是要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舍弃形式,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书法使文以载道的文

更有光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张怀瓘和北宋米芾的一些书法创作原则都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充分重视无意而为的书

写方式,淡化理性化的刻意安排。

B“”

.人们追求张扬个性,更肯定任笔挥洒和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方式,因而张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题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考试题精选,只为考试而准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