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原卷版)_1.docx

第1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练习)(原卷版)_1.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目录TOC\o1-3\h\u

模拟·基础演练 1

重难·创新演练 4

真题·实战演练 6

1.【土地改革】下图是李可染创作的套色木版年画《新得的黄牛》,上有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铧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再不愁。”这反映了画家(?)

A.受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影响 B.对农村土地改革的支持

C.对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赞颂 D.对农业机械化缺乏认识

2.【土地改革】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两个重要任务需要完成:“一是要解决因农地占有悬殊而造成的阻碍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二是要获取广大农民对共产党和新生政权的支持,解决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

A.加速工作重心的转移 B.实施农民土地产权改革

C.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D.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3.【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期,对于官僚资本企业,政府明确采取先按照原有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完整地接受下来,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实行生产监督的办法,这一措施旨在(?)

A.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B.缓和矛盾以巩固统一战线

C.稳定物价以统一国家财经 D.保障企业生产以恢复经济

4.【恢复国民经济】建国初的一个特殊时期,陈云曾专门交代;东北必须每天发一个列车的粮食到北京;北京市在天坛打席国存粮,必须每天增加存粮席囤,要给粮贩子看到,国家手上真有粮食,粮价不能涨,使奸商无隙可乘。后来,上海工商界的人士评论:“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米棉之战)则仅用经济力量就能稳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人民政府由此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B.政府借助市场规律使暴涨的物价迅速下跌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卓有成效

5.【抗美援朝】1951年,苏北姜堰小学学生写信倡议全国小朋友节约糖果费;农业劳动模范王洛合自愿捐献小米5000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汉口举行两场义演,将得款1亿元(旧币)全部捐献,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A.捍卫了朝鲜领土主权的完整 B.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D.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6.【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时期,中共中央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总方针。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实现了“有策略地打”“稳当地打”“有目的地打”;在国内,我们不但稳定了政治和经济秩序、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

A.从根本上逆转了美国的冷战思维 B.体现出党的政治智慧和全局谋略能力

C.彰显了现代中国的基层治理能力 D.表明抗美援朝社会舆论宣传效果显著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1949年10月6日,王稼祥被任命为首任驻苏大使,也是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12月16日,外交部正式组建完成,同时单独成立了苏联东欧司,负责处理与苏联东欧国家的事务。这体现出新中国()

A.外交方针日益成熟 B.注重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注重政党间的交往 D.国家建设的外部环境已明显改善

8.【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1950年2月中苏谈判过程中,苏联代表对周恩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坚定的立场表示“很惊讶”,甚至质问“中苏还算什么同盟呢”。这反映了(?)

A.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 B.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C.苏联沙文主义的态度 D.中国放弃“一边倒”策略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各国和平和睦邻关系》,首次以决议形式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

A.新兴国家崛起逐步瓦解国际旧秩序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的认同

C.联合国逐步引领全球治理机制改革 D.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的制定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额达到近11.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外贸进口总额的65%。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1957年约5.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80%。这主要缘于(?)

A.新型外交的开创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国际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战略的逐步实施

11.【一五计划】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工业系统中女职工情况统计表,由此可知()

上海工业系统中女职工数量表(1949—1957年)

年份

职工总人数(万)

女职工人数(万)

1949

33.72

16.96

1951

49.9

18.07

1957

101.05

28.9

A.男女平等的政策被深入落实 B.妇女

文档评论(0)

137****2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