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汤液经完整版本.docVIP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伊尹汤液经》

TOC\o1-3\h\u1001《伊尹汤液经》 1

30114澄空序 2

30074辨脉法 3

13141平脉法上 4

19533平脉法下 6

10685太阳病证论第一 8

30863阳明病证论第二 9

30246少阳病证论第三 10

8427太阴病证论第四 10

20718少阴病证论第五 10

7967厥阴病证论第六 12

3152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不可发汗上篇上 12

9764不可发汗上篇下 13

14941不可发汗中篇上 13

1730不可发汗中篇下 14

15318不可发汗下篇上 14

28031不可发汗下篇下: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15

18122病可发汗证第八 16

3400可发汗上篇 16

11039发汗后中篇 17

1109发汗后下篇 18

3187病不可吐可吐吐后证第十 18

29958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19

17401不可下上篇 19

23246不可下中篇 20

29240不可下下篇上 20

9070不可下下篇下 20

18397病可下证第十二 21

5900可下上篇:此篇论阳明温病。 21

1533可下下篇:此篇论寒温两感,汗下双解之法。 22

11747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22

31093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23

10405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24

4688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24

10443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25

32603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26

12375结胸痞上篇上 26

14155结胸痞下篇上 27

27877结胸痞下篇下 28

25636腹痛第十五:附宿食 28

4087呕吐哕上篇 29

2748呕吐哕下篇上 30

18140呕吐哕下篇下:吐蛔 30

22429吐利第十七 31

13995吐利上篇 31

900吐利下篇 31

17693下利第十八 32

5460下利上篇 32

32089下利中篇上 32

13373下利中篇下 33

6118下利下篇 33

5210下利便脓血第十九 34

10079火邪清血第二十 34

6432气上撞第二十一 35

14240心下悸第二十二 35

25672心下悸上篇 35

23429心下悸下篇 36

32037消渴第二十三 36

17775衄第二十四 37

23424如疟第二十五 37

10543发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37

14955发黄第二十八 39

23047发黄上篇 39

31413发黄中篇 39

28120发黄下篇 40

23003中湿第二十九 40

14017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41

10670风水皮水篇 41

11963黄汗篇 42

22025肺胀篇 42

3310中暍第三十一 43

12614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44

15059刚痉柔痉篇 44

1370项背强篇 44

20331咽痛第三十三 45

5816咽痛上篇 45

10502咽病下篇 46

澄空序

《伊尹汤液经》仲景先生之前《医经》十三家之一,仲景先生以此广论而成《伤寒杂病论》。

辨脉法

脉蔼馥如车盖者,名曰秋脉也。秋脉,一作“阳结”,误。

脉累累如循琅玕者,琅玕,原误“长竿”.今改正。名曰夏脉也。夏脉,一作“阴

结”,误。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荣荣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阴气,一作“阳气”,误。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

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则血虚。

文档评论(0)

bookl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