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03(全解全析).docx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03(全解全析).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03

九年级物理·全解全析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

C.细沙混进芝麻里

D.初冬的早上,成都府南河河面雾气弥漫

【分析】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物体的运动,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肉眼看不见的运动。

【解答】解: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这是酒精分子运动的结果,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细沙混进芝麻里是物体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雾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的特点的了解,以及对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的掌握。

2.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10V

C.手机电池电压约为3.7V

D.电脑USB接口输出电压是220V

【分析】每一节新干电池电压是1.5V,一节新蓄电池的电压为2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电池的电压在3.7V左右,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超过36V。

【解答】解:A、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1.5V。故A错误;

B、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B错误;

C、现在的手机都普遍使用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电压普遍是3.7V。故C正确;

D、电脑USB接口的输入电压约为220V,输出电压为5V左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电压值,本题与生活结合紧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

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

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A、用锯子锯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棉被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

C、使用热水袋取暖,手从热水袋吸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4.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乙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丙两球均带正电

B.甲球可能不带电,丙球带正电

C.甲、丙两球均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丙球可能不带电

【分析】(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乙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乙球带正电;

甲和乙相互吸引,因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甲可能不带电;又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可能带负电,所以甲带负电或不带电;

甲和丙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甲和丙带同种电荷;

综上分析可知,甲和丙都带负电。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要明确:相互排斥一定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有可能是异种电荷,也有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5.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A. B.

C. D.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若接左下接线柱,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若接右下接线柱,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

【解答】解:A、连接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中的是一个定值电阻(最大电阻),这种接法是不能变阻的,不符合题意;

B、这种连接方式接入电路的是左半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大,电阻变大,符合题意;

C、这种连接方式接入电路的是右半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小,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

D、这种连接方式接入电路

文档评论(0)

张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