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世界史纲要
专题14走向整体的世界
考点36全球航路的开辟
1.[黑龙江大庆2023月考]有学者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
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
到起飞点……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该学者意
在表达()
A.后人夸大了哥伦布等航海家的作用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C.全球联系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欧洲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是海路
2.[河北秦皇岛2024届联考]某学者认为,早在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认为财富
并不源于大量领土,而是对海上贸易航路的垄断。他们实行了诸如扩大海洋权益、
垄断海上商路等政策。他们航海计划的目的性很强,探索船队也是侦察船队,发
现与情报收集同时进行。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葡萄牙()
A.国家战略颇具超前性 B.航海技术世界领先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早 D.经济结构日益复杂
3.[广东部分学校2024届摸底]西方传统观点认为欧洲开辟新航路是因奥斯曼帝国
阻断传统商路而采取的被迫行为。近年我国史学家研究发现,欧洲开辟新航路是
一种自主行为,并不是因为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而且葡萄牙探索新航路比奥斯
曼攻陷君士坦丁堡还要早30多年。对此合理的认识是()
A.奥斯曼帝国从未控制传统丝绸商路 B.君士坦丁堡地位可能日渐衰落
C.资本主义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因 D.传统观点可能受意识形态影响
4.[湖南2024届联考]哥伦布航海活动没有能像达·伽马那样带来西班牙人所需要的
黄金和香料,西班牙人大骂他是“江湖骗子”。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仍然兑现她对
哥伦布的承诺:给哥伦布以“航海司令”的头衔、10%的战利品回报。据此可知,
哥伦布的远洋探险活动()
A.得到民间资助 B.蕴含巨额利润
C.以官方为主 D.受到王室大力支持
5.下图是15、16世纪部分航线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航线①标志着人类开始探索海洋
B.航线②扩大了大西洋三角贸易
C.航线③开辟了通往非洲的新路线
D.航线④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
6.[河南名校联考2024届摸底]16世纪中期是英国人探索东北航路的重要时期。英
国从俄国手里获取了欧洲东北海岸与鄂毕河河口以及周边海域的详细资料,并借
鉴俄国高超的航海技术,探索通向亚洲的新航路。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积极拓展海外贸易 B.英俄两国合作开辟新航线
C.欧亚尚未实现直接贸易 D.科技进步助推地理大发现
7.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在1500年前后已经开通,这条航线是最佳航线。但16、17世纪,
英国人和荷兰人却在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经寒冷的北冰洋到
达亚洲的新航线。英国人、荷兰人继续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A.为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找原料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 D.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最佳航路的垄断
考点3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北京海淀区2023期中]14、15世纪,非洲东海岸的基卢瓦(位于今坦桑尼亚)
居民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学家还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国
瓷器。基卢瓦的商人进口这些商品,将从内陆地区获得的黄金、奴隶和象牙卖出。
这反映出基卢瓦()
A.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B.参与印度洋贸易圈的商业活动
C.同宋朝政府有着直接贸易往来 D.参与三角贸易贩卖奴隶到美洲
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24届开学考]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
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
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
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的观点反映了()
A.各大洲之间经济的互补性 B.全球各地联系的日益紧密
C.欧洲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膨胀
3.[江苏2023·13]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
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
地图学和航海经验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暂时得
以平息。该条约的签订()
A.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 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
C.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 D.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认识
4.[吉林通化2024届月考]据记载,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中国的商人、工匠、
水手、仆役等“马尼拉华人”,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
贸易航路,到达墨西哥、秘鲁等国侨居,在那里经商或做工。在这一时期移居拉
美的“马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世界史纲要 综合考法.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选择性必修 综合考法.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中国史纲要 综合考法.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5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