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植物学.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植物生长及怎样看世界

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出土、见光变绿

神奇的植物

寄生植物叶绿体中的基因可能产生变化

寄生植物的根主要生长在寄主的树干或树皮上

植物对本身的生长发育的调控

1.根据现有研究,防涝水稻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长高是受到了乙烯的影响。

植物对空间的认识和利用

1.树木较多的时候,新生长的树木生长更快,侧枝更少

植物的绿色革命

诺曼·布劳格主导的绿色革命首先主要作用于小麦。

野生罗汉果属于多年生藤本植物

野生罗汉果通过快繁苗方式繁殖成为作物后,产量最高可以提升约10倍。

植物的特点

植物:一次发育动物:多次发育

可塑性性发育固定模式发育

固定地点可移动性

光与植物

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光的波长400-700nm

植物的庇荫反应决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周边植物越多向上生长越快

地球上大部分植物通过昼夜相对长度。

植物如何看世界

1.植物对外界的感知

A.光的强度

B.不同波长的光强度分布

C.光方向

D.光昼夜周期

2.光周期现象最早发现于1918年

光敏色素的发现

根据夜间断实验,红光的夜间断效果最强。

远红光对植物的萌发和开花的作用是抑制萌发和开花

植物中的光敏色素随着光照量的增加而减少

敏色素吸收红光后,会变为有活性的吸收远红光的状态。

光合作用:推动地球演变

热力学的诞生

热质说在17世纪末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热力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了物质的热运动性质及其规律的学科。

焦耳提出的电热当量概念推动了对热质说的彻底抛弃

生物体:大自然的能量转换站

对于能量来说,可以供任何生物有效利用的能源是化学能

被子植物出现于白垩纪初期

自养生物的能量来源中,化能合成作用是利用体外环境中的特定无机物氧化时所释 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空气中氮的间接利用主要是得益于硝化细菌。

光合作用:上帝的“第一推动”

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在栅栏叶肉细胞和海绵叶肉细胞均可能发生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循环系统

关于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

卡尔文循环中,RuBisCO在固碳时发挥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主要需要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温度可以影响光反应,也可以影响暗反应

光合作用改变命运

地球在30亿年以前开始发生了光合作用的活动。

水华指的是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大幅度增加后导致蓝细菌大量繁殖。

2.6

1.氧气出现后,与当时大气中富含的甲烷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导致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形成休伦冰河时期。

2.法国植物学家Schimper在1883年发现并命名了叶绿体。

3.在成铁纪,氧气与海水中溶解的二价铁形成了不溶于水的三价铁,进而形成了铁矿。

4.中国的铁矿形成时间晚于成铁纪。

2.7

据估算,绿色植物每年可以制造约4400亿吨有机物。

2.8

气温的升高可能导致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少,珊瑚类物质固定的碳元素减少。

人类开始观测以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

3.1

自从地球上开始光合作用以后,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增加到一个峰值后略有降低,其后基本维持不变。

植物的三套密码中包括光合作用和次生代谢。

3.2

1.关于马铃薯毒,正确的是:a土豆芽中含量较高b霉变的部位较多c在醋中加热可以破坏马铃薯毒素。

2.关于刀豆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植物吸收会导致死亡。

3.3

关于植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生代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次生代谢会合成对植物生长有利或起到保护作用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化合物。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更多依靠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植物更多通过化学方式自保。

不同于次生代谢,初生代谢产物在每种植物中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3.4

生物碱指的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罂粟果汁的主要成分是吗啡和可待因。

3.5

吗啡不属于萜类化合物。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酚类化合物主要包含单酚类、醌类和黄酮类三种。

杏的核中含有生氰醣甙类物质,含有剧毒

3.6

水毒芹主要破坏中枢神经

夹竹桃中毒素的致死量是每公斤体重0.5毫克。

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蛋白,一般的蓖麻子只需要20粒即可致成人死亡。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主要分布于云南和海南,毒物主要存在于白色树液中,可能 导致中毒者血液凝固。

3.7

从科学角度来说,截至2015年,人类确定的基本味道不包括辣。

淀粉味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基本味道。

《黄帝内经》讲的五味是:辛、酸、甘、苦、咸。

3.8

甜味和苦味的产生方式相似。

用于计量苦的味道的是奎宁。

对咸味的感知主要是对钠离子的感知。

阿斯巴甜被许多糖尿病患者作为糖的代用品。

3.9

1.一般的动物同时在一种东西中吃到甜味和苦味时,更优

文档评论(0)

冬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都可以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