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1期2014年1月Vol.37No.1Jan.2014煤炭
第37卷第1期2014年1月
Vol.37No.1Jan.2014
COALCONVERSION
捣固焦炉炼冶金焦配煤研究*
陈国超1)高筠2)
摘要利用不同炼焦用煤对捣固焦炉炼焦配煤进行研究.探讨了根据冶金焦炭要求选择合理的配煤方案,得到符合灰分、硫分、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要求的焦炭.研究表明,可以利用修正公式预测焦炭灰分;根据原料及配合煤硫分的经验值预测焦炭硫分;根据对焦炭灰分、硫分以及冷、热态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配合煤挥发分进行配煤.用配合煤胶质层厚度预测捣固焦炉焦炭强度更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捣鼓焦炉,冶金焦,配煤中图分类号TQ522
0引言
捣固焦炉的优点是通过对炼焦用煤的捣固处理,煤饼中煤粒间距缩小28%~33%,使煤料堆密度提高.捣固煤饼在结焦的过程中,胶质体在不同性质的煤粒表面均匀分布浸润,由于煤粒间间隙缩小,较少的胶质体填充煤粒间隙就可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焦炭.通过捣固炼焦可以减少焦煤及肥煤的用量,提高1/3焦煤及弱黏结煤的用量,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焦炭质量的目的.捣固焦炉有其自身的特点,结合我国煤源及高炉炼铁的要求,可以产出符合炼铁所需要的冶金焦.
1实验部分
1.1原料
所用原料为焦煤(林西矿)、肥煤(赵各庄矿)、1/3焦煤、瘦煤、弱黏结煤以及焦肥煤(混煤)等.[1]其中焦肥煤、1/3焦煤、弱黏结煤、瘦煤经洗选后入厂进行炼焦.实验选用10种煤种进行配煤捣固炼焦。配煤方案中的各单种煤化验指标见表1.
1.2实验设备及方法
实验设备:碳化室高度为4.3m的侧装捣固焦炉.[2]实验方法:将原料煤按配比进行配煤,配合煤经皮带输送到破碎机,破碎机将煤破碎到≤3mm后经皮带输送到煤塔,煤塔中煤落入加煤车煤箱内进行捣固,捣固后形成的煤饼由加煤车从焦炉机侧加入到焦炉碳化室,煤饼在碳化室内升温加热至
1050℃逐渐成熟.焦炭成熟后,由推焦车将焦炭从机侧向焦侧推出,焦炭落入熄焦车,熄焦车将红热焦炭送至熄焦塔进行熄焦,熄焦后焦炭送至晾焦台降低水分后得到焦炭产品.
表1各单种煤化验指标
Table1Proximateindexesanalysisofeachcoal
Sample
Proximateanalysisw/%
y/mm
AaVVaf
G
St.d
Cokingcoal
13.4222.3825.90
90.67
0.64
22.5
Fatcoal1
11.3727.5631.21
96.38
0.92
25.5
Fatcoal2
11.4626.6730.06
91.19
1.75
20.5
1/3fatcoal1
8.3329.5932.57
88.35
0.45
11.8
1/3fatcoal2
11.7126.4930.26
87.47
0.96
18.5
Cokingfatcoal
111.8524.0227.38
93.15
0.93
23.7
Cokingfatcoal
211.8424.1627.52
98.76
0.36
26
Cokingfatcoal
39.4723.6126.21
94.96
0.60
23.3
Leancoal
10.6113.2514.88
15.30
0.33
Weaklycakingco
al5.9130.8432.88
7.18
0.49
Notes:Cokingfatcoalareblendedcoal,propertiesliesbetweencokingandfatcoal.
1.3配煤方案
根据炼铁生产实际,对焦炭要求为:Aa≤14.00%,St,a≤0.80%,M?5≥88.0%,M1o≤8.5%,
CRI≤35%,CSR≥50%,Vdat≤1.9%,M≤8.0%.
可以看出冶金焦的指标要求除灰分外均为二级冶金焦标准[3],只是将焦炭灰分的要求降低.根据焦炭的要求以及捣固焦炉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种配煤方案进行实验,其中选焦煤所占配煤质量为10%~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2209033)。
1)工程师;2)教授,河北联合大学化工学院,063009河北唐山收稿日期:2013-04-17;修回日期:2013-07-11
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