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220
B4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ofGoslingPlague
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40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阜阳市动物卫生
监督所、宣城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肥西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刘红梅、祁克宗、王桂军、刘成文、耿照玉、占松鹤、刘雪兰、潘玲、朱良强、刘
华、王军、沈艳、程帮照、董先敏。
I
DB34/T2408—2015
引言
小鹅瘟病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Gooseparvovirusinfection,GPVI)或Derzsy’s病,是由鹅细
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尤以小肠部位的纤维素性
栓塞性病变为主要特征,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
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II
DB34/T2408—2015
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鹅场小鹅瘟病的诊断、预防、紧急处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的一切从事水禽饲养、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NY/T560-2002小鹅瘟诊断技术
3诊断
3.1流行病学特点
3.1.1本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各种品种的雏鹅和雏番鸭。
3.1.2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鹅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3.1.3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流行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
3.2临床症状
3.2.1潜伏期为3~5天。临床症状以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但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
鹅的免疫状态、日龄、品种、感染毒株的毒力、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情况及环境因素等。
3.2.2典型症状
——3~20日龄发病,发病急、死亡率高;
——严重腹泻,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
——有些病雏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3.3病理学诊断
感染雏鹅、雏番鸭的剖检病变以消化道炎症为主,典型病变为小肠部位形成特征性腊肠状栓塞。
3.4PCR诊断
取患病雏鹅的肝脏或肠组织,抽提病毒核酸,用如下引物进行PCR试验。
上游引物:5’-CCAAGCTACAACAACCACATCTAC-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 2401-2015 黑尾近红鮊池塘成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pdf
- DB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pdf
- DB34T 2403-2015 猪丹毒防治技术规程 .pdf
- DB34T 2404-2015 猪丹毒杆菌检验规程.pdf
- DB34T 2405-2015 食用百合疫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 .pdf
- DB34T 2406-2015 大米中17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pdf
- DB34T 2407-2015 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pdf
- DB34T 2409-201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技术规范.pdf
- DB34T 2410-2015 鸭坦布苏病毒抗体检测技术规程.pdf
- DB34T 2411-2015 光唇鱼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