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深度报告-解析LPR脱钩MLF:推动FTP并轨,重塑资产比价.docx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解析LPR脱钩MLF:推动FTP并轨,重塑资产比价.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LPR改革的脉络梳理 4

、LPR的定义 4

、2019年新改革: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疏通,债-贷利率联动加强 5

、2024年新改革:LPR与MLF或脱钩 6

2、从银行内部收息,看FTP的决策分化 8

、FTP双轨经常会导致利率倒挂 8

、从部门内部收息看FTP决策分化 10

、如何推测各银行的贷款FTP?--以国有行为例 12

3、贷款基于短端政策利率定价的影响:重塑资产比价 13

、成本加点法下,可能带来贷款竞价策略调整 13

、债贷比价或将恢复联动,银行资产配置更灵活 14

、不同利率环境的影响:关注存贷重定价缺口的差异 18

4、投资建议 19

5、风险提示 20

图表目录

图1:2013-2019年间,LPR基本跟随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而变动(%) 4

图2:2023年上市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 5

图3:LPR或迎新一轮改革 5

图4:截至2024年9月末,MLF余额为6.88万亿元 6

图5:2024年9月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5Y-LPR低53BP(%) 7

图6:近年来,新发贷款利率的降幅明显高于LPR降幅 7

图7:1Y同业存单利率低于MLF利率(%) 8

图8:DR007和R007利差阶段性走阔(%) 8

图9:贷款定价中,LPR减点比例逐渐提高 8

图10:2024年以来,资金融出利率和短久期国债收益率倒挂 9

图11:上市银行存款利率相对刚性 9

图12:上市银行贷款利率下降较快 9

图13:银行内部决策涉及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的运用两方面 10

图14:部门利息净收入可拆分内部利息净收入和外部利息净收入 10

图15:测算2024年国有行对公存贷FTP约为1.78%,零售存贷FTP约为2.55% 13

图16:贷款利率和政策利率的点差在收窄(%) 13

图17:LPR改革后债贷利率联动强化 15

图18:银行资产比价效应从2019年后非常明显,债-贷综合净收益率差处于[-24BP,72BP]区间 15

图19:若贷款收益率保持不变,按债贷比价测算,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有约8BP~28BP下降空间(%) 16

图20:当投放企业贷款和买债EVA贡献一致时,国债(10Y)收益率为1.89% 17

图21:当投放企业贷款和买债EVA贡献一致时,国债(30Y)收益率为2.09% 18

图22:上市银行贷款和存款重定价久期分布(2024H1,年) 18

图23:贷存重定价缺口越大的银行,利率上升对利息净收入的影响越大 19

表1:LPR改革后央行指导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参考LPR定价 6

表2:各银行利息净收入构成有所差异(2024H1) 11

表3:国有行个人定期存款占比高,股份行公司定期存款占比高(2024H1) 11

表4:各家上市银行内外部利息净收入构成不同(2024H1) 12

表5:国有行对公/零售业务部门FTP测算过程 12

表6:商业银行大类资产比价:按揭贷款、利率债、债基比价效应较强 14

表7:对各类资产业务设置差异化FTP后的大类资产比价表 17

表8:受益标的一览 19

1、LPR改革的脉络梳理

、LPR的定义

贷款基础利率(LoanPrimeRate,简称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在此基础上加减点形成。LPR于2013年10月开始正

式运行,首批报价行共9家,报价期限1年,计算方式为每个工作日在各报价行报

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报价后,剩余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LPR的产生,可以说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LPR推出的背景:提升银行自主报价能力,维护信贷市场定价秩序,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准备。2013年以前央行长期通过贷款基准利率直接确定和调

整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相比于货币市场我国贷款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较低。2013年7月19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但“隐性下限”的存在制约了实际利率下行的幅度,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利率传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图1:2013-2015年间,LPR基本跟随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而变动(%)

中国:贷款基准利率:1年 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

6.50

6.00

5.50

5.00

4.50

201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