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周时文素材(2024.10.24——2024.10.31)
1.少了“黑话烂梗”,就不会说话了?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2024年10月25日
先来看这么两段对话:
家长问:“考试结果怎么样?”孩子答:“芭比Q了!”
几个同学一起玩,互飙“你个老6,你个老6”“你才是个老6!”
如今,听到孩子嘴里的这些网言网语,有人一头雾水,有人心领神会,有人觉得童言无忌、无可厚非,有人表示“血压升高”“十分心累”。然而,当学生作文里,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我悟了”“我真的栓Q”等表达,如何减少网络黑话烂梗对人们语言文字能力的不良影响,越发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昨天我们聊过了呲牙笑的表情包,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聊聊黑话烂梗。
数字时代,谁都会说两句网络流行语。这其中,难免鱼目混珠。有的黑话在语义上暗示不道德、不合法内涵,有的烂梗存在无趣低俗、造谣污蔑、暴力色情意味。一方面,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乐于接触新事物,自然更容易掌握“网言网语”。另一方面,一些网络平台上,“黑话烂梗”成了“流量密码”,频频“霸屏”“上热搜”,进一步助推了其传播。一旦长期浸润在大量不规范、不健康的语言中,表达能力和判断力就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哲学家有云,“词语的世界就是你眼中的世界”,意在强调语言对人们认知的重要性。网络时代,万物皆“梗”,言必带“梗”。但语言本身也是个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训练。如果任由无营养的黑话烂梗普遍使用,汉语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失去活力与色彩。有网友自嘲:看到瀑布,李白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只能说“泰酷啦”“绝绝子”、“YYDS”……这无疑在消解语言组织的习惯,挤压个性化表达的空间。
进一步讲,黑话烂梗天然具有把一切表达娱乐化、极端化、低俗化的倾向。谁能想到,名字中的一个“坤”字,都能成为霸凌的缘由;谁能想到,一句古诗词,也被赋予擦边的含义?谁又能想到,在网络上阐述不同观点,就动辄被贴上“杠精”“普信男”“小仙女”等标签?无论是把人身攻击当个性,还是把低俗下作当幽默;无论是把悲剧痛苦当消遣,还是把消解经典当趣味……黑话烂梗看似调侃,实则通过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递极端的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
正因如此,前不久,有关部门已部署开展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这无异于给我们提了个醒,语言的长河里,有水道,也有河床,切莫越轨、决堤。
也要看到,整治网络黑话烂梗,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网络流行语。不少网络流行语的生动表达,形成了社会现象,也刷新了文化景观。这恰恰证明了现代汉语旺盛的生命力。《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中,“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特种兵式旅游”等词语都出自网友的创作。近年来的“逆袭”“躺平”“隐形家务”等词语,在网上“火了一把”后,更逐渐走入词典,融入日常生活;而类似“蓝瘦香菇”“宝宝不哭”等热词则逐渐“落灰”。可见,语言如一脉活水,也在不断流动中新陈代谢、沉淀流失。
有人说,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才能让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这正是:
黑话堆成山,“网梗”被玩烂。
交流重真诚,表达要规范。
链接阅读:
02.小学生爱用网络流行语,与其禁止不如教会他们辨别
来源:南方都市报韩浩月2024-10-26
让学生用“栓”字组词,竟然组出了“栓Q”,作文里还出现了“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玩完”的句子。有英语老师表示,网络用语不光影响语文,“我刚上英语课,讲到一个词语barbecue,学生立刻就接嘴说‘芭比Q了’”。据《长江日报》报道,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武汉市育才小学、光谷第五小学等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包含部分中英文混合的网络流行语、首字母缩写流行语、粗俗谐音词汇、表意不明的词汇等。
小学生使用网络用语,是网络应用普及的必然结果。在全社会不同人群均受到网络影响的时候,小学生也不能例外,只要小学生接触网络,或者与家中、校园里的“网络达人”接触,就避免不了耳熏目染,学就一套网络词汇,对此不应夸大其负面影响。要知道,小学生喜欢使用网络词汇,是受环境影响,除非网络流行语全面消失,否则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被学生们学习到。这个时候,堵不如疏,在教育层面,“禁用令”并不会起到根本的禁绝作用,甚至会激起学生们的叛逆心理。他们哪怕不在写作文时使用,不当着老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经•邶风•静女》《鹊桥仙•纤云弄巧》联读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社会热点为话题的材料作文“呵护汉语,传承文明”导写及范文展示.docx
- 双语新闻阅读与语法填空--高考英语一轮复习.docx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读书和使用”导写及范文展示.docx
- 读后续写:个人成长类之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优先级事务的男孩--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写作专项.docx
- 读后续写 :个人成长类之父亲不离不弃和身残志坚的孩子勇闯铁人三项--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写作专项.docx
- 安全距离汇总.doc
- 煤矿爆炸材料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 XXX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docx
- 某公司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