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

课题1燃烧和灭火-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掌握生活中灭火方法的选择

二、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由灭火的条件推理得出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三、考点精讲

1.燃烧的条件

(1)燃烧定义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

①实验操作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7-5Ⅰ),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7-5Ⅱ),观察现象。

②实验现象

7-5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7-5Ⅱ白磷在水下燃烧

③问题讨论

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燃烧需要可然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c.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燃烧需要可然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④实验结论

燃烧的三个条件:a.可燃物;b.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⑤燃烧的注意事项

a.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b.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2+Cl2点燃2HCl。

c.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如果破坏了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空气(或氧气)

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原理的实验探究

①实验操作

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稀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分析

火焰逐渐熄灭

烧杯隔绝氧气

正常燃烧

具备三个燃烧条件

火焰逐渐熄灭

生成的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气

②实验现象及分析

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活动Ⅲ所利用的化学原理,设计如图7-9所示灭火器,该灭火器的实验原理是: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的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气。

(3)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器

使用方法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不易变质。出一般火灾,还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加压将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将二氧化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常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泡沫和水膜的双层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

棉布等的失火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可燃性的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或面粉、煤粉等粉尘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很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禁止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典型例题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能燃烧

D.篝火晚会时架空木柴,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答案】A

【解析】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错误;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正确;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能燃烧,还需与氧气充分接触,正确;

D、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正确。

典型例题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答案】(1)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5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