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元末农民起义将领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天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二)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2.做法:废除宰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3.影响:加强了皇权,对以后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增加了皇帝的工作压力朱元璋诗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

朱元璋诗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

(三)内阁制度的建立

1.建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形成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强调:殿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错,因为,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强调:殿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错,因为,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从根本上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明朝在1376年废除掌控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合称“三司”。

2.职能: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四)宦官专权

1.原因:皇权专制加强,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2.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控制锦衣卫。宦官魏忠贤一度主宰朝政,实施恐怖统治。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影响

积极: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二)海禁与倭患

1.海禁: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2.倭患: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烧杀抢掠,破坏巨大。

3.措施: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东南沿海的形势得到稳定,朝廷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三)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1.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表现:

(1)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

(2)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后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明朝与蒙古

1.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明中期,蒙古两大集团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刺还曾俘虏了明英宗。

2.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二)明朝对西藏的治理

1.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2.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并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三)满洲的崛起

1.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

3.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名改为“满洲”。

(四)明清易代

1.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2.同年,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多年的激战,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