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发展方法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应对国际资源环境改变挑战和加紧中国经济发展方法转变研究”(同意号09ZD021)
作者:李玲玲(1979-)女,辽宁沈阳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硕士;张耀辉(1961一),男,辽宁阜新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玲玲张耀辉
摘要:本文从理论层面入手,确定了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内涵,从而以经济发展方法转变目标、动力、过程及结果为基础结构为经济发展方法转变提供了可供比较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经济发展方法改变进行测评,进而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方法转变中仍存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提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法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指数
目前,中国经济即使保持了多年高速增加,但伴随全球分工参与程度不停加深,在国际经济危机考验下和国际资源紧缺威胁下,中国经济发展暴露出总量连续增加之下种种发展不平衡问题。什么样经济发展方法是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怎样测评经济发展方法是否转变及转变是否达成预期效果?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关键内涵,经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体系,对中国-经济发展方法转变成效进行了全方位评定。
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含义
1.发展含义
发展(Development)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运动改变过程。事物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络普遍性,事物发展根源是事物内部矛盾,即事物内因。
在经济领域,发展有其狭义定义,即以产值和利润增加、物质财富增加为目标一个经济领域活动。为了实现经济增加,还必需进行一定社会经济改革作为实现经济增加手段(姜学民、周升起等,)。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赶超战略就是在这种发展观支配下进行,刘易斯二元模式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和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论等全部是以经济增加为中心唯资本论代表(张培刚,),并对同期各国经济发展方法形成了较大影响。
伴随大家对发展问题认识深入,发展约束中生态原因和社会原因因越来越多被大家重视起来,经济领域发展并不是发展全部意义。《大英百科全书》对“发展”定义是:“即使该术语有时被当做经济增加同义语,不过通常来说,发展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经济改变,包含数量和质量上改善。”可见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增加,发展还有更宽广含义,是一个将数量和质量并重概念。经过经济增加能够有效衡量数量改变,那么质应该怎样表现?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了以人发展为关键新发展观。佩鲁(1987)指出经济增加只不过是实现人发展手段,经济、政治、社会多种制度演变和改善也是为给人发展发明一个愈加好社会环境,发展目标在于人各方面、全方面发展,而且发展必需是系统、协调。阿马蒂亚·森(1999)认为发展最终能够看作是扩展大家享受真实自由一个过程,人是发展中心,发展最根本目标是为人谋福利。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发展包含了比经济增加更宽广概念,但发展肯定是以经济增加为基础,以改善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经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方面协调,实现人类社会可连续自然演进过程。
2.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含义
经济发展方法是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路径选择。在经济增加被认为是发展全部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法被等同于经济增加方法,而当发展真正含义被逐步认识到以后,发展方法必将在增加方法基础上,表现出更多质提升内涵。所以我们研究目标实际上是怎样从原有经济增加方法转变为合意经济发展方法,以实现经济增加、人类福利最大化、人类社会可连续等目标共同实现。
经济增加方法是推进经济增加多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法,其实质是依靠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经过什么路径,怎样实现经济增加(吴敬琏,)。从林毅夫等()实证研究能够看出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增加方法是以要素投入为主,即要素积累型增加;而要素投入又以资本和土地投入为主。这表明,中国经济增加实际上是以高投入为主粗放型增加。而且在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下,经过价格扭曲,一直能够保持产业结构重型化发展,深入造成了资源瓶颈收紧(吴敬琏,)。这种增加方法是在传统经济增加模型指导下,只考虑资本、劳动、技术投入,而忽略了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关键作用。其结果就是,在高增加背后是对自然资源过分消耗,生态环境制约使经济连续增加动力不足,增加速度放缓。
经过上面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中国原有经济增加方法是以资本投入为增加动力,而且没有充足考虑到中国“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和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吴敬琏,),从而没有发挥出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造成了资源稀缺和劳动力相对过剩局面。现阶段,合意经济发展方法肯定要处理资源约束和人发展两个问题,理想经济发展方法应处理人目前福利和未来福利平衡问题,既处理现代人贫困问题又确保未来人生存。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