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颜”为心声--《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赏析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学习方法】:
圈点勾画,阅读品析
【心灵导语】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孤独是一种修行,要么遇见未知,要么遇见自己。孤独是有颜色的,它可以是宁和、静谧的杏色,神秘、低调的灰黑色,暗沉、浓郁的蓝色,素雅、纯真的粉色......。当你学会品味孤独时,它最终会变成彩色。今天我们学习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品读一下杜小康在人生路上遭遇的孤独,看看杜小康孤独时内心的“颜色”。
【圈点勾画】
快速默读小说,勾画情景描写的句子,圈点景物的“颜色”,品味杜小康的心理状态。
【颜为心声】
A、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烟色)问题:朦胧的只是烟雾吗?难道不是杜小康此时的内心的真实写照????预设:迷茫、迷惑、困惑等
B、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白色)问题:心理的描写照应了杜小康眼前的“白茫茫”,你读出了那些含义呢?预设:“白茫茫”给人一种空而远的感觉。少年心中离开油麻地之初的心情正如眼前的这一片茫茫的水色,渺茫与恐惧暴露无疑。
C、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黄色)问题:夕阳下的炊烟会是什么颜色?置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杜小康的内心又会有何感想?预设:孤独、寂寞
D、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绿色)问题: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绿色一般给人的感觉是爽心悦目,但置于浪潮般的芦苇、万重大山式的芦荡,你还心情愉悦吗?预设: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苇荡的厚重反衬出个人的渺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加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环境带给杜小康的压抑、沉重、害怕的心理。
E、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青色)???
问题:“青森森”,给人什么感觉?既然必须面对,还不如平静自己的心态,去享受。杜小康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青森森”更加重了这孤寂之感。为排遣内心的孤寂,杜小康不得不想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嗅着草的清香;数着萤火虫;看水鸟浮水。
F、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黑色)
问题:“黑”字连续出现了几次?对烘托人物的内心起什么作用?风是没有颜色的,杜小康甚至觉得“连原本无色的风都成了黑色”说明了什么?预设:黑色接连出现了四次。烘托出杜小康面对暴风雨时内心的恐慌。杜小康甚至觉得连原本无色的风都成了黑色,让人恐惧、压抑的这已经不是客观的色彩,而是心灵的颜色。?
G、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黑色)
问题:“重重叠叠无边无际”的只是芦苇吗?天黑了,难道就不是内心的黑洞吗?杜小康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面对压抑、恐惧的世界,杜小康的内心肯定也是无助的。但杜小康的说的“还是分头去找吧。”接着就毫不犹豫的走进了芦苇深处。这不就反映了杜小康的成长与坚强吗?
H、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蓝色)
问题:原本漆黑的世界,在杜小康眼里变成了“蓝的天空”、“月亮那么地明亮。”说明杜小康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杜小康最终战胜了,孤独与恐惧,也战胜了自己。完成了由怯懦到坚强的心灵成长。
I、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金黄色)问题:鸭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何尝不是杜小康内心的鲜亮。长大的只是鸭吗?这里用了什么写法?预设:用公鸭暗喻杜小康,赞美他羽翼丰满、长大成人、光彩照人。以鸭喻人,移情于物,相辅相成,两相映衬,浑然一体。
【心路历程】
一切景语皆情语。色彩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会因色彩生出感觉和联想,从而感受到特定人物的内心世界。杜小康眼里的颜色,何尝不是他内心的颜色。下面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态描写”方式方法与写作技巧,如见其人,如闻其声.docx
- 《夜雨寄北》--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设计.docx
- 从八个维度出发,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docx
- 福州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广州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河南省濮阳市建业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docx
- 护苗绿书签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描写天气恶劣的句子.docx
- 名著阅读-我若成佛,天下无魔--孙悟空形象深度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