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2分)

寻人启事

??????????????????????????????????????????????????????????????????????????????????????????????????????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以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为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记,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时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登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女孩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以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的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门铃,开门的确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

6.第三段“没有温暖的家”在文中具体指????????????????????????(2分)

7.女儿感到“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是因为()(2分)

A.只有离开了家,才深感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B.只有离开了家,才有冲出“牢笼”的快感。

C.没有家中母亲的严格管教,深感离家的自由与开心。

D.只有踏入社会,才感到在社会中生存是多么不易。

8.第四段说“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请你挖掘这“留言”中所有包含的“报复”的具体含义。(3分)

??????????????????????????????????????????????????????????

9.从文中“母亲”的三次“寻人启事”过程中,你读出了什么?“女儿”三次读“寻人启事”及给母亲电话后的心态又说明了什么?(2分)

1)?????????????????????????????????????????????????????????

2)?????????????????????????????????????????????????????????

10.作为一名鉴赏者,你最欣赏这篇小说的哪点?为什么?(50字左右)(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6、(2分)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对女儿限制太多。

7、(2分)D

8、(3分)借母亲的话来讽刺母亲;

没有你,我会生活得更好;

我可能利用美貌为资本来求得生存。

9、(1分)1)母亲认识到自己的不对,正在改变对女儿的态度。??

(1分)2)女儿一步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

10、(3分)须结合原文分析,鉴赏点参考举例:

1)构思巧妙,用“寻人启事”为主线练习母女二人的感情世界,结构精巧而内容意蕴丰富。

????2)出人意料,合乎情理,紧紧抓住了阅读心理。(选其一)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