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维护秩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意义。

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社会热点,认同社会规则,认识到个人行为影响社会秩序,培养家国情怀。

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社会热点,了解法律这一社会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法律等规则。

3.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能够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5.责任意识:通过分析社会热点,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规则,有担当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秩序的意义。

2.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

1.社会秩序的意义。

2.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方法

1.教法使用:情境化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活动:播放2022年国庆期间人们做核酸时“排队”和“插队”的相关片段,通过对比,学生有所感受,并认识到秩序的重要性,顺利导入新课《维护秩序》。

【设计意图】选择“2022年国庆期间人们做核酸”这一每人都遇到的场景,激发学生共鸣;通过“排队”与“插队”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秩序的重要性,顺利导入新课。

二、出示核心素养目标

师生活动:明确本节课通过学习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把握学习方向。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要达成的政治认同、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更有方向感。

三、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模拟乘坐高铁(G601次,文明号,阳泉市第六中学站至美好生活站),教师扮演列车长,学生扮演旅客,开启“秩序之旅”。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带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当下社会热点“疫情防控常态化”分析本节课内容,引发学生共鸣,透彻分析观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第一站:发现秩序之美

问题:请同学们分享你在疫情防控中发现的维护秩序的美丽行为。

师生活动:能举出一些疫情防控中的秩序之美行为,比如排队做核酸;复工复产后的工人按照规程工作;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顾客到商场自觉接受测温并扫场所码。

由疫情防控中的秩序之美,拓展到社会中维护秩序的美丽行为:比如,诚信经营,公共场所不吸烟,图书馆内不大声喧哗,课堂上有序上课等。

问题:请同学们分享你在疫情防控中发现的干扰秩序的丑陋行为。

师生活动:能举出一些疫情防控中的秩序之丑行为,比如散布疫情谣言;故意隐瞒行程;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口罩;涂改、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辱骂、殴打防疫人员;拒绝隔离等。

由疫情防控中的秩序之丑,拓展到社会中维护秩序的丑陋行为:比如,交通上的拥堵无序;市场上的缺斤短两;治安上的打架斗殴、高铁霸坐等。

小结: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

区分疫情防控中秩序之美的四幅图片分别属于社会秩序的哪一种,并对社会管理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做易混点区分。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站,让学生分享疫情防控乃至社会生活中维护秩序的美丽和丑陋行为,一方面让学生留意观察社会,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同时开启“生活——秩序”这一逻辑链条;另一方面通过秩序美丑的对比,让学生明白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这一知识点,并做易混点区分,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目标。达成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的核心素养目标。

第二站:探究维护秩序之要

思考:这些干扰秩序的行为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哪些影响?

师生活动:聚焦社会热点:2022年国庆期间,山西祁县王某隐瞒行程为女儿办婚礼致全县静默的事件,观看相关视频并思考王某的行为对社会秩序有哪些的影响。

教师提供分析角度: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

师生共同分析:(1)对社会:①让整个县城乃至山西省都陷入风险中,全县静默管理,经济停摆,生产生活停滞,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上升;②浪费了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社会资源,尤其是医疗资源;③影响他人健康安全和正常生活。(2)对他人:①损害他人生命健康和安全;②造成心理负担和恐慌;③让他人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3)对自己:①是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会受到法律的严惩;②不诚信,损害自身形象,影响自身信誉。

思考和分析:从祁县王某隐瞒行程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来看,你发现社会秩序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生活动:分析出从王某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看,得出结论:社会秩序的意义之一是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从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影响看,得出结论:社会秩序的意义之二是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小结:社会秩序的作用(意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