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_综合拔高练(2022).docxVIP

第二单元_综合拔高练(2022).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拔高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2.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3.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4.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防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5.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竞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7.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地方势力膨胀动摇中央集权

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

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8.有学者指出,汉代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发展,他们没有像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那样推行封建制,而是“由潜在的分裂势力转化为大一统体制的维护者”。下列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A.察举制度拓宽了仕途通道

B.重农抑商维护了小农经济

C.中外朝制调整了中枢权力

D.边疆治理确保了国家安定

9.秦汉时期,中央设监察机关,汉代的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机关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村逐级进行巡视。这表明秦汉对地方的监督()

A.采取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的巡视制度

B.中央监察制度与地方监察制度相脱节

C.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行政巡视体系

D.巡视官员职权不明、相互推诿

10.唐朝进士科诗赋题,主题多是景物题咏或怀古,如《山出云诗》《金谷园花发怀古》。宋朝进士科诗赋题,出现了大量诸如《龙船习水战诗》《悬爵待士诗》《主圣臣贤诗》之类的主题。以上变化说明()

A.宋朝重视官员政治素养

B.唐宋进士考试题材单一

C.理学推动科举制的成熟

D.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11.据《元典章》记载,从至元三十年开始,御史台和行御史台每年定时派遣监察御史赴各省执行刷卷职权,对各省长官文书档案处理不及时、文字格式错误或与实际不符等行为处以杖刑、罚奉或者交由御史台处置。元代监察御史行使刷卷职权旨在()

A.完善省级监察制度

B.强化控制地方行政

C.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D.规范文书档案格式

12.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

A.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

B.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C.科举考试程序的优化

D.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

13.20世纪初,政务处奏:“科举初停,学堂未广,各省举贡人数合计不下数万人,生员不下数十万人……中年以上不能再入学堂,原奏保送优拔两途,定额无多,此外不免穷途之叹。”由此可知科举制度废除导致()

A.原有社会凝聚机制削弱

B.传统文化传承中断

C.清朝统治崩溃

D.普遍的失业现象

14.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文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这表明北洋政府()

A.避免了徇私舞弊

B.民主政治的确立

C.摆脱了封建束缚

D.选拔官员考试和资历并重

15.19世纪,英国常务次官以下的广大政府官员组成文官队伍,他们负责执行政策,是常任官员。法律规定:录用文官要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文官不得兼为议员,不得介入党派政治活动。据此可知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