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学写诗歌》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共收入五首诗歌:《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单元末又安排了“尝试诗歌创作”的写作训练。可见诗歌写作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意象等写诗的技巧,抒发自己的情感。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把握生活中体现爱与美的细节和瞬间,捕捉并深化内心的情感体验,学习将所见、所感写成诗。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比较陌生,因此,教材中的“备选题目”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诗歌创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陌生度,如何将直觉、灵感、内心感受与联想想象的内容进行诗歌化的表达,以诗歌的独特形式呈现出来,需要老师提供较为充分的指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把握生活中体现爱与美的细节和瞬间,学习将所见、所感写成诗。2.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充分的联想和想象,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2
3.引导学生借鉴优秀诗歌的写法,学习诗歌创作技巧,进行诗化的表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音频导入)
展示演员陈建斌在新疆长绒棉事件时,为家乡的长绒棉所作的诗歌《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云》。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二、交流探究
【活动一】通过对比两首关于春天的诗歌,引出意象对于诗歌写作的作用。春天
春天啊,
我赞美你,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我赞美你绿绿的草,我赞美你绵绵的雨,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迎春花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同样写春天,但前一首诗缺少意象,没有诗的味道。第二首诗诗人爱春天,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找到“迎春花”这个意象,与迎春花融为一体,来表达热爱春天的心情,诗味足,语言表现力强。)
由此得出诗歌写作技巧一:要有鲜明的意象,做到情景交融
简单拓展:1.何为意象呢?
3
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也不只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景”和“物”就是客观之“象”,这里的“情”和“志”即为主观之“意”。“意”与“象”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
2.常见的意象哪些呢?
生活中动物、植物、景物、自然、时令、特定地点等目之所及之物均可以作为意象。
小练笔:换一下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所用的意象,尝试仿写《童年》。(体会意象作用)学生习作预设:
童年
小时候
童年是一个浅浅的脚印
天真在里头,快乐在那头。稍大些
童年是一架小小的钢琴
兴趣在这头,努力在那头。长大后
童年是一场甜甜的美梦
成长在心头,负担在肩头。后来啊
童年是一张小小的照片稚嫩在里头,
成熟在外头
【活动二】朗读《我爱这土地》(视频播放)
引出诗歌特定写作背景下所融入的情感。《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
4
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诗歌是炽烈的情感的表达,诗歌中若没有情感的抒发,就是空洞无物的,缺少灵魂的。由此得出诗歌写作技巧二:写诗,要酝酿情感。
【活动三】小组合作
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初步感受其想象的瑰丽、奇特。
(题目本身就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色彩,一开始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7.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课时课件.ppt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课时课件(共19张PPT).ppt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2《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课件.ppt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2.1《范进中举》第1课时课件.ppt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9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我看》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 (含解析).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 凌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课时作业.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课时课件(共19张PPT).ppt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我看》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