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瑰丽—沈阳故宫藏清代瓷器鉴赏品析.pdfVIP

奇幻瑰丽—沈阳故宫藏清代瓷器鉴赏品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幻瑰丽—沈阳故宫藏清代瓷器鉴赏品析

清代瓷器较之明代有很多创新。釉色增加,品种丰富,五彩、粉

彩、珐琅彩等彩瓷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

稳定,经济繁荣,生产力提高,加之统治者对艺术的喜爱和重视,使

得这一时期烧造的瓷器成为清代瓷器的代表。其造型多样,胎、釉精

致,装饰手法及纹饰多变,不但融入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审美意识与

情趣,也间接反映了康、雍、乾三代帝王的政治抱负和艺术修养。康

熙帝在位期间,对西洋的科学技术、艺术等都有爱好。当时用西洋进

口的珐琅彩料绘制的瓷胎画珐琅器,对粉彩瓷器的创造有直接的影响。

雍正帝也喜爱瓷器,而且直接参与决定瓷器的造型、装饰及生产。乾

隆帝对各类艺术的热爱,达到了狂热的程度。瓷器烧制上不惜成本,

精工细作,彩瓷、雕瓷、颜色釉瓷器等无一不精。出现了诸如转心、

转颈等创新工艺,还有仿古铜釉、仿木釉、仿石釉、仿漆釉、仿茶叶

末釉等仿生釉品种,以及仿宋代五大名窑和象生瓷等品种。中国瓷器

的生产,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

晚清,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制瓷业每况愈下,出现了衰落。即便如此,

也出现了大雅斋瓷这样烧造精美、别具韵味的瓷器,在清代制瓷史上

留下了绚丽的一页。

本文精选沈阳故宫瓷器藏品中顺治至光绪时期官窑瓷器佳者三十

余件,对其形制、沿革、尺寸、釉料、纹饰、款识等方面做综合性说

明,以飨清代瓷器爱好者及研究者。

1.清顺治玉堂佳器款青花凤凰牡丹大盘

大盘收口,弧壁,圈足,平底,口沿施酱色釉。盘内壁绘凤凰两

只、牡丹、山石。足内青花双圈,内书篆书“玉堂佳器”四字款。青

花蓝中微带灰色,白釉泛青呈鸭蛋青色。底足露胎不施釉,外壁光素

无纹。盘心牡丹花硕大,花两侧出双犄。山石瘦削玲珑。这些均为顺

治青花器的典型特征。

顺治民窑青花盘尺寸大小不一,大盘口径多在35厘米左右,口部

多施酱黄釉,纹饰多为云龙、麒麟芭蕉、凤凰牡丹、花鸟、荷莲、缠

枝莲、八仙、仕女图等。顺治时期御窑厂虽得以恢复,但时断时续,

未取得显著的成就。景德镇瓷器生产与明晚期类似,为“官搭民烧”。

传世顺治青花器民窑数量远多于官窑,其中署“玉堂佳器”款的最多。

2.清康熙款青花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直筒形,直壁,上下口径相同。内外施白釉,外壁书青花楷书馆

阁体《圣主得贤臣颂》一篇。字体隽秀,工整精细,文后有釉里红

“熙朝传古”四字篆书印章。玉璧形底,露胎,底心内凹施釉,内书

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为清宫御用文房用具,相似

形制及纹饰的康熙青花笔筒有多件传世,其尺寸、款识稍有不同。

汉代蜀地辞赋家王褒得汉宣帝召见,擢谏大夫。王褒写此篇《圣

主得贤臣颂》,以良御御骏马作比,颇为形象。康熙时期流行将整篇

辞赋书于瓷器之上,除最为常见的《圣主得贤臣颂》外,也有《出师

表》《赤壁赋》《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等内容。

3.清康熙霁蓝描金番莲棒槌瓶

口边描金回纹,颈部饰番莲纹,器身施蓝釉,其上描金番莲、蝠、

鱼、寿字、肠、盘纹。足部描金须弥纹。瓶底为白地双蓝圈。

棒槌瓶造型为清康熙年首创,因形似棒槌而得名。霁蓝釉创烧于

元代,明宣德时期达到顶峰,清康、雍、乾以后渐衰。其釉色深沉、

浑厚,色调浓艳,均匀一致,不流不裂,温润如玉。明清时期霁蓝釉

除制作陈设器外,也常用来制作祭器,又称“祭蓝釉”。

4.清康熙郎窑红筒瓶

瓶敞口,束颈,直筒长腹,口沿与底镶铜。此瓶造型规整朴实,

胎体厚重,釉面红色鲜艳浓郁,明亮照人,具玻璃光泽,里口和底部

施苹果绿釉,是康熙朝郎窑红瓷器的典型作品。

郎窑红是康熙朝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在仿烧宣德

宝石红釉基础上创烧的一种红釉器,故名。因其颜色鲜艳如牛血初凝,

又名“牛血红”。郎窑红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

温度、气氛等条件要求苛刻,工艺难度高,烧成率极低。此瓶为筒瓶,

最早见于明万历时期,用作陈设器外或花插。清初,筒瓶被赋予“江

山一统”之涵义,盛行一时,顺治、康熙时期多见。因其外形如粗壮

之象腿,又名“象腿瓶”,具有明显的明代遗风。

5.清康熙在川知乐款五彩鱼藻盘

盘敞口,弧腹,圈足。盘内外饰五彩鱼藻纹,盘心绘双鱼游跃于

莲花、荷叶间,盘壁绘鱼五条游跃于水草间。盘底署双方框青花楷体

“在川知乐”四字双行款。“在川知乐”典出《庄子》之《秋水》篇。

此盘为釉上五彩,以蓝彩代替青花,彩料纯净柔和,红彩描绘游鱼,

黑彩点绘鱼睛。鱼儿游动跳跃,活泼自然,生动热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11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