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超检查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
B.噪声的波形图中波形是不规则且没有规律的
C.噪声也有可利用的地方,例如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情
D.悦耳的歌声一定不会是噪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的
D.“声纹门锁”是依据响度来识别的
3.关于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C.可以利用次声波预报自然灾害
D.物理老师在教室内讲课时没有回声产生
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钢琴和吉他发出的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闹市中人们关紧夹层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是在调节音色
C.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D.用手机通电话,通过音调可以辨别对方是否是熟人
7.下列场景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甲图: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乙图: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
C.丙图:部分路段设置禁鸣标志牌
D.丁图:舰载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8.如图所示,展示的是穿越公园的“隔音蛟龙”,这样的道路设计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9.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在我州的形势十分严峻,下列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中说法正确的是()
A.扑火队员从集结地到达火场为匀速直线运动
B.我们进入森林时不能随意丢弃喝完水的矿泉水瓶
C.树木燃烧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频率大于20000赫兹
D.大飞机洒水救火后,飞机整体的质量不变
10.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11.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关于波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乙的音调相同,甲的响度大一些
B.甲与丙的响度相同,丙的音调高一些
C.在空气中,丙的传播速度比甲乙快一些
D.从物理角度看,甲乙丙三者都是乐音
12.晚上,爸爸把电视声音调小了一点,以免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以上都有
13.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回声 D.超声波
二、填空题
14.同学们在学习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后,思考下列问题。
??
(1)如图甲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2)如图乙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铃声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说明空气越稀薄,传声能力越。在此实验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
(3)如图丙所示,在观察“会跳舞的烛焰”实验中,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
15.将耳朵贴在很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个敲打的声音;第一个声音是由传播的,第二个声音是传播的。
1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1机械运动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4.2地球的运动练习题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4.2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1.2科学测量练习题2024-2025 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1.2科学测量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4.1机械运动练习题-2024---2025学年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4.1机械运动练习题-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4.2地球的转动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1.2科学测量练习题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 1.2科学测量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