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武功县绿野中学刘云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4课————————

010203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目录CONTENTS

0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较为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1.背景(1)春秋战国大变革经济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军事兼并战争不断思想“百家争鸣”、法家思想(理论武器)(2)秦国统治者渴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较为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2.主要内容经济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治推行县制制定秦律什伍户籍制实行连坐法军事奖励军功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社会推行小家庭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转型增强了秦国经济实力,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典籍发展了小农经济,增加了赋税收入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较为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贾谊《治安策》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曾临渭论囚,渭水尽赤。——《资治通鉴》3.评价局限性:轻罪重罚,激化了社会矛盾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法轻礼,造成了民风堕落思想专制,造成了文化凋零进步性:①顺应历史潮流;②打击了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较为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4.成功原因①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②策略得当,态度坚决,取信于民;③国君支持(政治保障);④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南门立木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巩固练习下面是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A.激化了阶级矛盾 B.瓦解了宗法制度C.加强了地方统治 D.扩大了统治范围C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农战”思想的内涵是()A.政府承认土地的私有并按亩纳税 B.推行小家庭经营政策C.农民安心生产国家才能对外攻战 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1)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2)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3)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请依据上面两幅图的信息,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制度创新俸禄制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加速游牧部落走向封建化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邻、里、党),负责查户口、征租调和兵役均田制国家把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和兵役租调制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每年向政府缴纳粟(称为租),帛或布(称为调)封建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宗主督护制:北魏前期是地方基层组织。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以自保,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北魏统一后,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地方的赋税由他们代为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推行汉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通汉婚、仿汉制为何要迁都洛阳?鲜卑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拔拔长孙达奚奚乙旃叔孙丘穆陵穆政治:平城保守势力大,迁都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经济:地处黄河之南,农业发达军事:利于控制中原文化:政治文化中心,利于汉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评价(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