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基本操作技术—牙周检查.pptx

口腔内科基本操作技术—牙周检查.pptx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周病病历书写;牙周病病历书写;一、一般资料;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五、检查内容;(二)口腔专科检查;记录项目;六、诊断;七、治疗计划;八、知情同意书;八、知情同意书;九、治疗记录;九、治疗记录;十、处方书写;十一、医师签名;牙周病的检查;准确全面的检查对诊断牙周病、确定病损的严重程度及制成治疗计划至关重要;一、病史采集;1.系统病史;⑴口腔粘膜病

⑵慢性根尖周炎

⑶颌骨外伤及肿瘤

⑷正畸治疗史等

;主诉:如牙龈出血、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

发病的时间、可能的原因、主要症状和治疗经过,及过去有关该病的发生情况

口腔卫生习惯

是否存在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等需急诊处理的病症

;询问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直系亲属的牙周健康状况

发现牙列、牙齿、颌面部发育有异常表现的怀疑是否有遗传倾向;二、牙周组织检查;牙周检查;1.口腔卫生状况;⑵各种指标

菌斑指数(PLI、BI)

简化的口腔卫生指数(OHI-S)

软垢指数(DI)

牙石指数(CI);菌斑指数(PLI);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2.牙龈的检查;⑵龈缘位置

正常

牙龈炎

牙周炎;⑶附着龈宽度的测量;⑷反映牙龈炎症状况

牙龈指数(GI)

龈沟出血指数(SBI)

探诊出血(BOP);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是最重要的牙周检查方法;根面情况的探查

牙根面龈下牙石分布及其量的多少

根面有无龋坏

根面形态

根面粗糙度;工具:牙周探针

;牙周探诊方法;3.支点口内支点,也可口外

;4.探入方向平行牙体长轴,紧贴牙面,避开牙石;5.探针的移动

提插式移动

;6.邻面的探查;部位

方法

支点

力度

顺序;支点:稳

探测力度:探针插入指甲内而不引起疼痛不适的力度

探测位置和角度:与牙体长轴方向一致

按一定顺序探测,以免遗漏检查

;探诊力量

探入角度

牙石的阻挡

牙龈炎症程度

探针的粗细及形状

探针的精确度;Nabers探针;Ⅰ度分叉区骨质吸收轻微,从袋内可探及根分叉外形

但不能水平探入,属于骨上袋

X-ray通常无改变;Ⅱ度根分叉区有骨吸收,探针可水平进入

但尚不能与对侧穿通

X-ray分叉区的牙周膜增宽或骨质密度小范围降低;Ⅲ度根分叉区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针水平进入与对侧穿通

但仍被软组织覆盖

X-ray根分叉区完全的透射影;Ⅳ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

X-ray根分叉区完全的透射影;Ⅰ度探针水平探入根分叉区,探入深度小于牙齿宽度的1/3

Ⅱ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超过牙齿宽度的1/3

但尚未与对侧穿通

Ⅲ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探针能顺畅通过;4.附着水平检查;1.若牙龈增生;2.若龈缘退至釉牙骨质界根方

AL=PD+CEJ到龈缘距离;记录:

Ⅰ度小于1mm或颊(唇)舌向松动

Ⅱ度1-2mm或颊(唇)舌和近远中向松动

Ⅲ度大于2mm或颊(唇)舌、近远中和垂直向均松动;6.食物嵌塞的检查;1.检查内容:

咬合关系的检查:牙列是否完整,中线是否一致,

咬合是否紧密,覆颌覆盖是否正常等

早接触和干扰检查:正合、前伸和侧方运动

牙齿有无过度不均匀磨耗等

;2.检查方法;⑵扪诊:

用手指指腹纵向或横向扪其上颌牙齿的唇颊面,令患者做咬合运动,有早接触或干扰的牙齿,术者可感觉较大动度和振动感;⑷蜡片法:

用特制红蜡片在火上烤软后,放在被检查面,让患者做正中咬合,待蜡片冷却后取下检查

若有早接触,该处蜡片变薄、透明或被咬穿;四、临床X线片检查;2.咬合翼片;3.曲面体层片;临床X线片检查;1.牙槽骨高度

正常:牙槽骨顶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1~2mm

牙槽骨水平吸收:骨嵴顶距釉牙骨质界距离2mm;记录方法

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以牙根长度为标准,记录牙槽骨吸收:

占根长的1/3、1/2、2/3

记录牙槽骨嵴顶:

位于根的冠1/3、中1/3、根尖1/3处

;2.骨硬板情况

正常:清晰而有连续性的阻射致密影

牙周炎、创伤等:骨白线中断、模糊、消失

静止期或适应性强者:骨白线增厚;3.牙周膜间隙

正常:0.18~0.25mm

牙周炎、创伤等情况下牙周膜间隙增宽;4.牙槽骨吸收方式水平吸收、垂直吸收

5.骨吸收的分布有助于诊断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