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次磷酸盐常作为还原剂被应用于镀镍工艺,该工艺会产生大量镀镍废水,且过量
的次磷酸盐及其被氧化后形成的亚磷酸盐也留存于镀镍废液,若直接排放对人体健康
和自然环境会产生严重威胁。本研究提出两种处理镀镍废水中低价态磷酸盐的方法,
以期实现磷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论文利用高铁酸盐(VI)的强氧化性将次磷酸盐氧化为正磷酸盐,进一步生成磷酸
铁,以实现次亚磷酸盐去除,即利用高铁酸盐(VI)处理次亚磷酸是可行的。实验表明,
当pH值为6.0、高铁酸盐投加量为0.1mol/L时次磷酸盐的氧化率可以达到14.0%。
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酸盐回收次磷酸盐是通过氧化和沉淀吸附而实现的。
FT-IR、XRD、SEM和XPS对磷酸铁沉积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次磷酸
盐主要以被氧化后的+5价态的磷酸盐和被直接吸附沉淀的+1价态的磷酸盐存在于沉
积物中。从次磷酸盐中回收高铁酸盐的反应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pH为6.0时
-2
反应速率最高,“kA2”值为“1.742×10”。
紫外/亚硫酸盐高级还原体系产生了活性氢(·H)以还原亚磷酸盐,因为EPR检
测到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活性物质为·H。实验表明,亚磷酸盐浓度为100mmol/L、亚硫
酸氢盐投加量100mmol/L、光照180min、pH=3.0时,亚磷酸盐浓度下降了14.0%,
次磷酸盐浓度上升了14.0mmol/L,亚磷酸盐的还原能力随着pH降低而提高。适当
提高体系中亚硫酸氢盐的浓度可以提高亚磷酸盐还原的效率。
共存的HCO3-和NO3-均会抑制亚磷酸盐的还原反应,不过NO3-抑制效果更明显。
紫外/亚硫酸氢盐体系还原亚磷酸盐更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亚磷酸盐被还原的反应
途径,经初步分析为HPO2-首先与光解产生的·H反应生成·HPO2-,·HPO2-接着与·H
32323
2-2-+
反应生成·HPO,最后·HPO与H结合,即通过两步反应生成HPO。
222232
关键词:次磷酸盐亚磷酸盐氧化还原回收活性氢
Abstract
Hypophosphiteisoftenusedasareducingagentinnickelplatingprocess,whichwill
producealargeamountofnickelplatingwastewater,andexcessivehypophosphiteand
phosphiteformedafteroxidationalsoremaininnickelplatingwasteliquid,whichwillpose
aseriousthreattohumanhealthandnaturalenvironmentifdischargeddirectly.Torecover
andrecyclephosphorusresources,twomethodsfortreatinglow-costphosphateinnickel
platingwastewaterareproposed.
Inthispaper,thestrongoxidationofferrate(VI)isusedtooxidizehypophosphiteto
orthophosphateandfurthergenerateironphosphatetoachievehypophosphiteremoval.The
resultsshowthatwhenpHvalueis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柑橘机械损伤检测模型研究.pdf
-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圣女果品质检测研究.pdf
- 基于光纤SPR的可方向识别多维微位移传感器.pdf
- 基于光纤传感的超声时差法测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pdf
- 基于光纤扭曲技术的食品检测SPR传感器研究.pdf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作业形式及评价设计.pdf
- 基于活动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认识位置》为例.pdf
- 基于机器视觉的草莓目标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pdf
- 基于机器视觉的柑橘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与实现.pdf
- 基于机器学习的颅内动脉瘤核磁共振图像处理技术研究.pdf
-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生物与环境》模块为例.pdf
- 数字媒体背景下H公司红枣产品营销策略研究.pdf
- 木糖渣高值转化木质素、功能寡糖和微晶纤维素.pdf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常州市农村“医养结合”供需现状和对策研究.pdf
- 探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以《不同的歌声》课程为例.pdf
- 小型无人机载SAR成像及图像预滤波处理方法研究.pdf
-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研究.pdf
- 小学课后服务中科技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pdf
- 基于转录组的萝卜根系响应镉胁迫关键基因挖掘及功能验证.pdf
- 模型建构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