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通用8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
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蜡烛
的变化》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
1、任务驱动下方有实效
在本节课的核心过程推进中探究蜡烛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
是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观察现象。效果相
当不错,学生在有向任务的驱动下不会乱做,而且观察地有针对性,
因此也就能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能够准确地辨析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
2、能对教材中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加以改进。
课前我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仪器准备、课件制作等。也把本
节课学生实验亲自操作一遍,发现教材中燃烧蜡烛的第二活动:用涂
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来检验燃烧蜡烛产生的二氧
化碳,我觉得实验效果不明显。通过改进后,用点燃的蜡烛伸入盛有
少许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中,用盖玻片盖灭后,摇晃广口瓶,实验现
象很明显。学生发现了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体验成功的快
乐。
3、创设一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
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学生
都能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都能动手实验,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表现出发现新问题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科
学概念,掌握科学技能;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课教学不足之处:
1、对实验前的要求讲解不到位,学生实验数据分析不到位。
记得有一小组汇报:用干燥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
壁有雾状物出现,他说“烧杯内壁雾状物是由于受热的空气遇冷凝结
成了小水滴”。当时我只是否定,并没有向那位学生解释清楚(烧杯
内壁雾状物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另外,
烧杯内壁出现雾状物现象是瞬间产生,我巡视时发现,有个别小组没
有按要求进行实验,烧杯罩的时间过长,不能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
显然是我实验前的`要求讲解不到位。
2、评价语言稍嫌单调,我开课班级是信大附小比较好的班级,学
生思维比较活跃,实验中发现比较多,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点评
不到位,没有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激励学生。显然是我教学基本功不扎
实的缘故。
本节课给了我很大思考: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学
生进行探究活动?如何处理课堂中的一些细节?这都是我要努力解决
的问题。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2
《蜡烛的变化》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
生通过对蜡烛变化的研究认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物理
变化,另一种是化学变化。并能辨别身边看到的各种变化属于哪类变
化。
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使用教材提供的典型物体——蜡烛作为研究
的主要对象。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蜡烛在燃烧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
象:一种是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由固体变为液体,又由
液体变为固体,变来变去还会变回来。另一种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例如:蜡烛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黑烟是颜色的变化,在燃烧时产生火
苗又是发光发热的.变化,这些都符合第二类性质。学生通过这两个实
验,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是有新物质产生,什么是没有新物质产生。
本课的重点难点也就突破了:能够变回来的就是形态的变化。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借助哪些物体来验证上面的结论。
学生一下子就想出了水、白糖、盐等。接着学生选择白糖来研究,把
白糖放在金属勺里,用点燃的蜡烛燃烧白糖,观察白糖有什么现象发
生。学生发现刚开始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也是形态变化的过程;接
下来又发现,白糖继续加热会改变颜色,由白色变成深褐色、黑色,
这又是产生新的物质变化,颜色的变化。
应该说在实验的同时学生体会到了白糖既有形态变化,又有产生
新的物质变化,即学到知识又学到了本领,对学生今后生活有很大的
帮助。当然,本课的实验很多,活动量大,不过大多数都很简单,易
于操作,因此我把每一个实验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
经历和体验,在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中,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
新能力得已充分的展示和培养,体现了科学探究式学习不仅仅是追求
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感知,一种认识的过程。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遵循科学的要求——探究,这
个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园多元文化乐园:多元文化教育计划方案.pdf
-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 附答案.pdf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备课(含课时备课).pdf
-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应急预案.pdf
- 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烟台生物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
- 2023年工程融资申请报告范文.pdf
-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数学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同步练习解析版.pdf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pdf
- 广场景观及铺装工程施工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