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说课讲解.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说课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PAGE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PAGE2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PAGE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疑问与笔记

t

教学内容

课前回顾

※温故知新: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二、预习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⑵目的:①扩大明朝的;

②加强与的联系。

2、概况

⑴时间:1405—1433年;

⑵次数:先后次;

⑶航海规模(第一次):人多,船艘;

⑷到达范围: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

⑵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⑶是世界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倭寇:明朝初年,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②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开赴台州抗倭;

③荡平境内的倭寇;

④赴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④戚继光具有卓越的才能。

⑶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英雄。

展现提升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四、梳理巩固:『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五、达标检测

1.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皇帝是()

A.明成祖B.明太祖C.明英宗D.明仁宗

2.下列有关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有误解的是()

A.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B.为扫清倭寇做出了重大贡献

C.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3.南宋“岳家军”和明朝“戚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

A.抗击蒙古军队B.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C.肃清倭寇D.抗击金军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谁的诗句()

A.辛弃疾B.苏武C.戚继光D.霍去病

5.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出发地是()

A.广州B.福州C.刘家港D.泉州

6、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作答: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城,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⑴奉命出使的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⑵他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⑶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这七次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文档评论(0)

186****3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