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导学案.docVIP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导学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3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掌握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情感。

2、学习运用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导学重点:

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导学难点:

鉴赏能力的培养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把握作品思想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40分钟,独立完成。

文本自主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边塞诗简述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2、不同时代的边塞诗特点

盛??唐:?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3、归纳特征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

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家乡?思乡念亲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4、边塞诗鉴赏方法

(1)、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2)、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把握作品。

(3)、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4)、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5)、注意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5、作者简介

高适(706—765),字达夫,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崇尚气节,建功立业,敢于直言。五十岁才学写诗,立即就写得很好,慷慨悲歌,临风怀古,多发自肺腑。他在贫困流浪中度过了十几年,是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之一,《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岑参,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李颀,诗内容丰富,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擅写各种体裁,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二、预习练习

1.背诵默写三首诗歌;

?2、思考:“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三、我的疑问

学习建议:请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

主题探究导学案

鉴赏探究——赏析悟读,合作探究

1、《塞上听吹曲》三、四句中“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此句诗包含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说说《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首边塞诗是怎样描写绝域的风沙景色的。

3、《古从军行》这首乐府诗借汉喻唐以古讽今,其主题是讽刺唐玄宗的穷兵黩武。你认为诗中哪一句用警醒的语言点明了这一主题?“公主琵琶”“玉门被遮”“葡桃入汉”等典故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阐述你的理解。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扩展阅读”中的四首诗歌。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诗,进行赏析。

五、堂清(日清)作业:

熟读课内三首诗,争取会背诵。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