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试题中描写音乐的诗歌谈备考[权威资料].pdf

由高考试题中描写音乐的诗歌谈备考[权威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高考试题中描写音乐的诗歌谈备考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源远流长,文学把对艺

术的描写作为重要内容,艺术也靠文学彰显其魅力。因此在

高考中设计艺术内容的题目就比比皆是。2015年浙江卷、北

京卷都在诗歌鉴赏的题目中选择了描写音乐的诗篇,来考查

学生诗文鉴赏能力,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高

考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考查的同时,以不变的考查方式

回归语文课本。

一、试题示例

1.2015浙江卷《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

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

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摇?摇落红,天气暖犹轻。洗

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

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2.2015北京卷《醉翁操》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

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

贤。?摇?摇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

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

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二、试题分析

1.这两篇诗歌鉴赏,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都不约

而同地考查了名句名篇默写

如2015浙江卷21题,2015北京卷第17题、第18

题。答案来自高中课文《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

记》,分别从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表达手法、人物形象、

思想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这些题目看似没有必然联

系,但以与鉴赏的诗歌内在关联为纽带,缀成一体,相互生

发,相得益彰。即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又

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极富新意。这也凸显出2015年高考

试题,以纲(高考大纲)为纲,以本(语文课本)为本的原

则。

2.两个鉴赏题都考查了关于音乐描写的手法

我们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琵琶行》学习了音乐描写的

高超手法,作者使用摩声、通感、侧面烘托等手法,惟妙惟

肖地描绘音乐。基于此,这两篇诗歌鉴赏就很好的应用到了

这些来自课本的知识。如2015北京卷17题①小题,题目说

“琅然、清圜”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这是用玉声形容淙

淙泉声的清亮、圆润。要求选择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一项。

其中出自刘长卿的《听笛声留别郑协律》的“商声寥亮羽声

苦,江天寂历江枫秋”这句,显然没有使用摩声的手法。

商、羽为我国古代音乐的音阶,属于直接用音阶来描写笛

声。此句与“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簇野

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

莺语自娇”的写法显然不同。但问题在于学生必须懂得音乐

知识,有基础的音乐修养,能够明白商、羽为音阶,否则这

个题目的答案只能是猜测。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生活

的范围有多宽广,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宽广”的话题。说到底

这样的题目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的人

文素养,文化底蕴。

3.诗歌的表达方式,仍然是诗歌鉴赏考查的必考内容

2015浙江卷第22题要求分析诗歌上片下片对琵琶演奏

描写角度的差异。所谓描写角度,从大的方面来讲有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两种。就这个题目来讲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

考查。上片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上片描摹了春和景

明,百鸟喧鸣的欢畅场面;夜晚幽深寂静,苍凉高亢的老凤

之声;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

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听者既感受到了落红时节、天气暖

而轻的慵懒气息,也感受到了边关天气风沙漫天、寒气凌冽

的肃杀,更联想到浔阳月色的凄清、冷寂。写到了对这个气

氛的感受等。

4.考查诗歌主题、思想情感一直是稳定不变的命题

2015北京卷《醉翁操》设置了两道题目对学生理解诗

歌的情感进行考查。其中第16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

查,第19题以问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诗歌鉴赏考题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考查学生的

理解与探究能力,因而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据了重要的位

置。自2013年以来,全国卷(2)语文考题都保持在11分。

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诗歌鉴赏题得分不理想。因此在诗歌鉴

赏的备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

文档评论(0)

156****05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