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文
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
的抗战精神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深刻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理的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文1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
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
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
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
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
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
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
“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
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
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
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
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
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
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
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
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
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
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20xx年
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20xx年间,几乎
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
65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20xx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
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
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
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xx年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我
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生,无疑是责无旁贷,
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
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
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文2
65年前的那一天,当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当不可一世
的日寇终于在正义面前垂下头的时候;整个中华民族沸腾了……那是百
年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尽管我们为此负
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和5620亿美元的损失。
今天,冲天的狼烟已经尘埃落定,历史逐渐远行,那整个民族的
同仇敌忾,那支野蛮军队的暴行,又有谁在忆起……谁在遗忘……“大
东亚共容圈”,731部队,南京大屠杀,毒气战,慰安妇,万人坑……
这些血腥和无耻的记忆被那个民族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们得到的是
愤怒,恐惧,还是悲凉?……曾经在网上看见一张摄于65年前的普通人
家的照片,照片里面,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却已无人知道,这个
和睦的家庭何在,一张照片,浓缩了整个民族的悲伤。尽管如此,烽
火无端,同胞有情,面对敌人的无耻兽行,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地
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从士兵到民众,从老人到儿童,没有一个时
候能让中华民族像那样团结。这是一个民族最为悲壮的记忆,任何对
中华民族悲观失望的情绪都黯然失色!那些对所谓根性的嘲笑此时显得
是那么苍白!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对命运的最后抗争,结果是,他们最终
获得了胜利!拼死厮杀的战场已经沧海桑田,苦难的伤口只在阴天隐隐
作痛。今天,我们用一个民族的诚意铸剑为犁的时候,一衣带水的邻
国却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