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杜甫《望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杜甫《望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
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
[注]①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在今山东省泰
安县。望岳,近泰山而望,没有登山,所以题作《望岳》。
②岱宗:泰山的别称。夫:语助词。齐鲁:春秋时的两
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境内。青未了:泰山青苍的峰峦,
延绵不断。③造化:天地万物的主宰者。钟:聚集。神
秀:神奇秀美。阴阳: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里
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割:划分。④荡胸:荡涤心胸。
决:裂开。眦:眼眶。决眦,指尽量睁大眼睛去看。⑤
会当:一定要。凌:登、升。览:看。
[鉴赏提示]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考试,
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
所作。诗人通过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绘出一幅苍茫开
阔的“泰山图”。诗中勾画出泰山磅礴耸峙的气势,苍
翠葱郁的景色,以及“一览众山小”的胸襟,表现了诗
人热爱祖国河山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全诗
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作品鉴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
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
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
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
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
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
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
“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
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
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
气。杜甫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
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
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
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
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
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
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
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
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
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
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
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
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
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
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
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
“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
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
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
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
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
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
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
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
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
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
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
《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
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
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
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
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
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
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