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VIP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金石气与书卷气本是贯穿于书法风格史的两大书法美类型,它们既具有各自独立的书

法审美的特征与价值,又相辅相成地活跃于书法风格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以,我将它们

作为书法风格学中的一对大范畴,也是书法风格史演进中的两大风格系统。

所谓“书卷气”,是指“书卷”形式的书法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轻松、流畅、遒劲、灵

巧的形式美感。而古来文人书画家一向强调的所谓“学问气”是从属于“金石气”与“书

卷气”两大书美类型的文人书家作品共同具有的深层内蕴与气息。所谓“金石气”,“金”

乃指金属,是种种铜器铭文,如鼎彝、铜镜、钱币及各式铜器上的铭文书迹:“石”乃指

刻石书迹,诸如碑、志、造像记、摩崖刻铭及其他各式刻石书迹;“气”则是“气息”“趣

味”之谓。

明末清初,王铎即提出:“学书不参透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但他并未明

确意识到所谓“金石气”,而是以追求古意的审美意识,提倡取法碑刻书迹。其所谓

“古”,即是碑与帖迥然不同的书美意趣。这种意趣凝重、朴厚、刚多于柔。所以王铎的书

法,虽以帖法为其主干,但又兼含有浓重的碑意。其行草、狂草的线质和点画的起止、转

折用笔形态也显示出了其参透古碑而养成的骨力。

至清代碑学盛期,阮元著《北碑南帖论》中已明确点出了金石气与书卷气的不同趣

味。阮氏将北碑与晋帖相较,前者往往端严沉厚,因镌刻更增其刚直朴茂之质;后者则出

自随意挥写,往往流美灵润,巧妙多姿。碑学书家们竟相取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刻铸铭

文书迹,致使一个时代的书风以金石气为其书美特征。

近世书画家潘天寿先生说:“石鼓、钟鼎、汉魏碑刻,有一种雄浑古拙之感,此即所

谓‘金石味’。然此种‘金石味’也与制作过程、与时间的磨损有关。这些艺术品,在当时

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自然是已经很好,而在千百年以后的现在看来,则往往更好。”这是

因为这些刻铸铭文书迹经过制作工艺的作用和悠久历史的风化剥蚀过程,这些因素使书法

的面目增添了许多原本所不具备的美感,即所谓“古意”“金石气”等。清代碑学家们就是

在这里发现了与帖系书迹迥然不同的新的书美,并仿效其意。石鼓、钟鼎、汉魏刻等古代

刻铸铭文书迹的金石气,本出自工艺制作的必然和风化剥蚀的天然,非人为追求。

晋唐法帖则为书卷气的典型。诸如尺牍、卷、册之类的墨迹皆归于帖,而《阁帖》之

类则是以这些墨迹勾摹刻成,力求忠实于墨迹,但笔墨的微妙变化则无法再现。并且,因

摹、刻、拓等工艺程序的作用,与原迹有相当的距离,几经翻刻的法帖就更加失真严重。

书体演变期中的刻铸铭文,因其传世颇多,后世书家习篆、隶古体皆以此为法,自然

接受其渗透着金石气息的体势及其笔法。清末以来,篆、隶时代的手书墨迹实物出土日

多,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种与铭文的篆、隶书迹不同的书美意趣,这是从属于书卷气的书

美趣味。自此以后,学篆、隶又可取法于手书墨迹了,而属于金石气书美类型的刻铸铭文

篆、隶书迹也就不能专美了。

后世书家金石气、书卷气的书美风格类型的产生,与书家的主要取法对象有紧密的关

联。一般观点所说的书卷气,是由读书多、学识修养高而产生的一种学问气息。读书多对

书法风格中的书卷气的产生固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书卷气主要还是取决于其书的取法

对象应是帖系书迹,是由此直接的继承关系造成的。有金石气还是有书卷气,主要取决于

书家的主观追求和取法途径。

(选自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有删改)

材料二:

自古女子作书者少,女性书家却不乏其人。女书家多以俏丽温柔为其个性,为书为艺

多精工细腻,人工使然。书体雄强豪放者,由古至今更是寥若晨星。而游寿却独入化境,

以充满金石气与书卷气的书法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书法界重要的女书家。

游寿(1906-1994年),字介眉、戒微,福建霞浦县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

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游寿生于书香世家,自幼攻习书法,后师从胡小石,

是李瑞清、胡小石这一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也是我国学者型代表之一。她于甲骨金文

十分精熟,并深得汉隶、魏碑精髓,著有《金文策命文辞赏赐仪物》《汉魏隋唐金石文献论

丛》《书苑镂金》《论北朝法书碑志》等大量文史书论,对北碑颇有深刻独到的见解。

文档评论(0)

晓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