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小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总结报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
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心理学研究
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
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
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
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著名心理学家拉扎勒斯等
人的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兴趣对智
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以上种种理论表明,兴趣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当代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研究话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
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我校于2006年2月向省级申报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
其培养的研究”课题,于2006年5月正式批准立项。2006年6月我校隆重召开了“省级
研究课题”开题会,由此拉开了此课题的序幕。
为了使此课题能扎实、稳步有序的开展,研究初期,我们特意在学生中做了一次兴趣
调查问卷测试活动。从收集的一到六年级的300余份调查问卷中我们真正看到了一颗颗充
满童真童趣的心灵,在答自己最喜欢听的一句话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答的是最喜欢听到
的是老师表扬自己时的一句话,例:你真棒;你真聪明。由此看出孩子们多么需要鼓励和
信心啊。学生在答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时,他们喜欢的是充满生机和
活力的课堂,喜欢能始终让他们精神饱满的老师。从问卷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
方面的兴趣有很大差异,现总结如下:
一、对不同学科的兴趣
在300余名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8%左右能明确指出“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
的一门课”。这表明目前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兴趣的差异是明显的。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
占总人数的37%,最不喜欢的是英语,占25%。最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
老师讲得好;(2)从小喜欢,基础较好;(3)课堂气氛活跃,能展开激烈辩论;(4)能
动手动脑参加实践;(5)学了有用。最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基础不
好;(2)老师讲得不好;(3)课堂气氛太紧张,害怕老师;(4)老师只重视优生;(5)
学了没用。这里,“从小喜欢,基础较好”很显然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重要条件。例如,
多数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是英语,原因是“基础不好”的占40%。可见,从学生小时候就开
始逐步诱发他们对各学科的兴趣,打好基础,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形成及推动学生积极学习
起着重要作用。
二、对不同老师的兴趣
1、最喜欢这样的老师:
(1)不偏心、平等待人的老师;
(2)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师;
(3)温柔严肃但又不失幽默开朗的老师;
(4)学识渊博的老师;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老师。
2、最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1)急躁、不认真、不负责的老师;
(2)偏心、体罚的老师;
(3)抽烟、拖堂、课上接电话的老师;
(4)讽刺挖苦、以貌取人的老师;
(5)犯了错误找家长的老师。
从上看出,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有普遍认同的标准。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
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
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可见教师的形象、行为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三、目前学生厌学情况
“厌学”已成为现在小学生中很普遍的现象,引起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
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是被爸爸、妈妈逼迫学习的,因“喜欢学习”而上
学的学生仅占8、4%。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社会方面
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
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