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35分)

(一)现代文读I(共5小,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

粱(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颖水的“大沟”,即

“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

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

流向,包括涡水、澳水、睢水、汲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

的圈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

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颖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

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

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

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

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

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

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

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辏”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

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

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

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

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

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

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

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

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

蒙骜伐韩,先后取成泉、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

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

转粮仓储粮甚丰。

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

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

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

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

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

武,就教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

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

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

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

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

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

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

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

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溢,甚至平均20年就

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

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

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

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

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

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

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

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

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

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

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

学习什么叫做“

文档评论(0)

172****5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