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绪论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运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现象: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一节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既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活动,也包括人类
社会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实际上是
人类群体的教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教育学从个体、群
体、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等不同层次,对人的教育活动展开研究,
从而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面描述人类社会中的教育现象,并揭
示和探讨其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而指导人在不同层
次上的教育活动。
1.教育现象:上课、师生之间谈话交流、自学、考试(可以被人类感知)。
2.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类关注成为焦点。
3.教育科学: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诸多学科的总称(定性
定量的研究相结合)。
4.集体教育:学生、老师、教室固定、教育内容、目的、时间固定。
5.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的教育活动是复杂的。
人的教育活动还包括着现实性和理想的对立统一。
对现实的适应,超越现实的因素和力量,促进人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特性:目的性、组织性、班级授课制、有系统。
学校教育是教育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目的性:培养为一定社会阶段服务的人才。班级授课制:有专门的场所机
构。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的知识子系统学科成立需要满足内在条件和外
在条件。
内在条件:独立的研究对象,专门的研究方法,概念范畴和理沦体系。
外在条件:专门学会、研究院所,大学的学院和学系专门的刊物和出版机
构专设图书序号等。
1.夸美纽斯(1592-1670)
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早期公共教育的倡导者,大
力推行班级授课制,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1658年出版世界上第
一本学校教材《世界图解》。
尝试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零散、肤浅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更加深刻、系
统,因而更具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
2.赫尔巴特(1776-1841)
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入,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
学》。
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明确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这是科学教育学
产主的标志。
教育学的科学化过程:通过把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建立在可验证的经验基
础之上,从而追求教育学知识的可靠性。
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学派→传统学派。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
统、方法四个阶段。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前学科时期(尚未出现“教育学”有教育经验总结的作品出现)对教育
认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学记》《论演
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
教育认识成果体现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中,尚未形成独立的
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理想国》《法律篇》《论语》。
2.前科学时期
17G在欧洲有独立的、系统的、专门的研究教育学的著作出现,但并不
具有科学研究方法。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夸吴纽斯)。
1693年《教育漫话》,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洛克)。
1762年《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
1781-1787年《林哈德与葛骂德》(裴斯泰洛齐)。
1803年《康德论教育》: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康德)。
3.第三阶段:科学化时期
19G科学教育学在德国产生,有科学的教育学著作,在大学出现教育学
讲座。
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学科正式创立的标志。
第一,这部著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第二,这部著作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
上建立了教育方法论,把教育学建立在一定的学科基础之上。
马克恩和恩格斯系统阐发了关于教育本质、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人的实
践和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等教育基本理论。
三、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
2.教育学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时空框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
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
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一)中文的教育词源与词义
中国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教”和“育”两个字,而且是独立运用的两个
词。
“教”的词义有以下七个:教育;教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保招标方案.pdf
-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pdf
- 2023年高中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8篇.pdf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培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第2课时 一氧化碳.pdf
- 电机驱动测试题.pdf
- 产后康复考试题及答案.pdf
-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版)练习参考答案.pdf
- 《SQL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试题(G卷)9份.pdf
- 求解执业药师发展困局.pdf
- 2024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633运动康复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