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绪论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运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现象: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一节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既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活动,也包括人类

社会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实际上是

人类群体的教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教育学从个体、群

体、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等不同层次,对人的教育活动展开研究,

从而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面描述人类社会中的教育现象,并揭

示和探讨其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而指导人在不同层

次上的教育活动。

1.教育现象:上课、师生之间谈话交流、自学、考试(可以被人类感知)。

2.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类关注成为焦点。

3.教育科学: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诸多学科的总称(定性

定量的研究相结合)。

4.集体教育:学生、老师、教室固定、教育内容、目的、时间固定。

5.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的教育活动是复杂的。

人的教育活动还包括着现实性和理想的对立统一。

对现实的适应,超越现实的因素和力量,促进人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特性:目的性、组织性、班级授课制、有系统。

学校教育是教育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目的性:培养为一定社会阶段服务的人才。班级授课制:有专门的场所机

构。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的知识子系统学科成立需要满足内在条件和外

在条件。

内在条件:独立的研究对象,专门的研究方法,概念范畴和理沦体系。

外在条件:专门学会、研究院所,大学的学院和学系专门的刊物和出版机

构专设图书序号等。

1.夸美纽斯(1592-1670)

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早期公共教育的倡导者,大

力推行班级授课制,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1658年出版世界上第

一本学校教材《世界图解》。

尝试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零散、肤浅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更加深刻、系

统,因而更具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

2.赫尔巴特(1776-1841)

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入,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

学》。

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明确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这是科学教育学

产主的标志。

教育学的科学化过程:通过把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建立在可验证的经验基

础之上,从而追求教育学知识的可靠性。

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学派→传统学派。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

统、方法四个阶段。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前学科时期(尚未出现“教育学”有教育经验总结的作品出现)对教育

认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学记》《论演

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

教育认识成果体现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中,尚未形成独立的

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理想国》《法律篇》《论语》。

2.前科学时期

17G在欧洲有独立的、系统的、专门的研究教育学的著作出现,但并不

具有科学研究方法。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夸吴纽斯)。

1693年《教育漫话》,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洛克)。

1762年《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

1781-1787年《林哈德与葛骂德》(裴斯泰洛齐)。

1803年《康德论教育》: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康德)。

3.第三阶段:科学化时期

19G科学教育学在德国产生,有科学的教育学著作,在大学出现教育学

讲座。

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学科正式创立的标志。

第一,这部著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第二,这部著作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

上建立了教育方法论,把教育学建立在一定的学科基础之上。

马克恩和恩格斯系统阐发了关于教育本质、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人的实

践和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等教育基本理论。

三、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

2.教育学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时空框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

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

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一)中文的教育词源与词义

中国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教”和“育”两个字,而且是独立运用的两个

词。

“教”的词义有以下七个:教育;教导、

文档评论(0)

178****5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