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pdfVIP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1.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

2.《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本文的表达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

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

族之间的团结。

3.《草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

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

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

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天际。天

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6.丝绸之路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7.《白杨》的作者是(袁鹰)。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

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本文以白杨为线索。

8.“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不软弱,也不动摇。”本句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

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

无私;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

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9.“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通过父亲神情的

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

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

孙”的博大胸怀。

1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线索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歌颂了西部建设者的智慧、力量和吃苦

的奉献精神。

第二单元

1.第二单元主题是(永远的童年)。

2.《古诗词三首》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3.《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

4.《舟过安仁》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

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

前进啊!

5.《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

的记忆。课文围绕(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

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6.《祖父的园子》的作者萧红,节选自《呼兰河传》。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

活。

7.《童年的发现》讲的是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重

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8.“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

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

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单元

1.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

2.《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

事的小说。

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孔君平指

着水果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孔

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

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

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

平无言以对。

4.停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晏子使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想显显楚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icechun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