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荀况与临武君论兵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荀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前。赵王曰:“请问兵要。”荀卿曰:“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行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所从出。”荀卿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以桀诈尧,譬之以指桡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且仁人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傅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而退耳。《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一》)
材料二:
二世皇帝,势为天子,富有天下。人迹所至,舟楫所通,莫不为郡县。然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兴万乘之驾,而作阿房之宫,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百姓之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万之数。天下敖然若焦热,倾然若苦烈,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憀。戍卒陈胜,兴于大泽,攘臂袒右,称为大楚,而天下响应。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伐棘枣而为矜,周锥凿而为刃,剡撕荼,奋儋?,以当修戟强弩,攻城略地,莫不降下。天下为之糜沸蚁动,云彻席卷,方数千里。势位至贱而器械甚不利然一人唱而天下应之者积怨在于民也。
(节选自《淮南子·兵略训》)
材料三:
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势位至贱A而器械B甚不利C然D一人唱E而天下F应之者G积怨H在于民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聪明,偏义复词,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出入”的用法相同。
B.婴,文中指接触,与《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中“婴”的意思不相同。
C.首路,指头朝向大路,“首”与成语“狐死首丘”中“首”的意思相同。
D.席,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中“族”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况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论辩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用兵要看重的是形势有利,行动上要讲究诡诈多变。
B.荀况在反驳临武君时谈到,君王所看重的是权术、谋略、形势、利害,而不是仁人的用兵之道和统治天下的志向。
C.秦二世皇帝,拥有天子的权势,占有天下的财富。凡是人迹能到达的地方,舟船可通航之处,没有不建立郡县的。
D.材料二中有关秦末农民起义的场景描述以及作者的相关观点可以与贾谊《过秦论》中所举用史料和观点互为印证。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桀诈尧,譬之以指桡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4分)
译文:
(2)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4分)
译文:
14.材料三中说:“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哪方面印证该观点。(3分)
【答案解析】
10.(3分)ACG
11.(3分)A
【解析】A选项中“聪明”指“耳聪目明”,不是偏义复词,故A错;B选项??中材料一中“婴之者断”中的“婴”指“接触”,而《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中“婴”指“缠绕”,二者意思不相同,故B正确;C选项中“首”都为“头(朝向)”的意思,故??C正确;D选项中“席”,“像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而《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中“族”意为“灭族”,名词作动词,用法不同,故D正确。
12.(3分)B
【解析】材料一“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中的“君”指的是与荀况辩论的临武君,而不是指君王。
13.(8分)
(1)用夏桀的计策去欺骗尧,就如同把手指伸进滚水中搅动,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一旦)投身其中,不是被烧焦,就是被淹死。(每句1分,注意“诈”“赴”“焉”“焦没”的翻译)
(2)如今,(如果)想要在天下无人能抵挡,却不施行仁政,这就好比是拿了烫手的东西却不去用水洗一洗一样。(“无敌于天下”句式1分,“以”1分,“执热”1分,“濯”1分)
14.(3分)材料三中认为,国君喜爱仁德,天下无人能够抵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