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pptx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

■流行病学

■病原学

■诊断

。预防

。治疗

■抗真菌药物

■侵袭性真菌感染系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

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

。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微生物检查构成了此定义的基础。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定义

-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约占医院获得

性感染的8~15%

■器官移植患者真菌感染发病率为20%~40%.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

ICU患者IFI发病率

引起IFI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

■真性致病菌仅由少数致病菌组成,主要包括组织胞

浆菌和球孢子菌,可侵入正常宿主,也常在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中引起疾病

■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

IFI的病原菌特点

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

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

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近年来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IFI的病原菌特点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

的5.9%~12%,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焦曲霉和土曲霉较少见;

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

IFI的病原菌特点

致病性念珠菌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有: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

IFI的病原菌特点

致病性曲霉菌

曲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性曲霉的种群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等。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易在空气中悬浮,吸入孢子后可引起曲霉病,肺和鼻窦最易受累

IFI的病原菌特点

致病

■新生隐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它包括两个变种,即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

。健康人对该隐球菌有免疫力,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易侵入人体致病;

。隐球菌最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引起严重的肺部病变,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

。隐球菌病好发于艾滋病(AIDS)、糖尿病、晚期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官移植等患者。

IFI的病原菌特点

双相真菌

■主要包括申克孢子丝菌、马内菲青霉、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除孢子丝菌病多为皮肤外伤后感染外,其它真菌主要由呼吸道感染;

。绝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为自限性疾病,少数患者可发展为严重的系统性损害。

IFI的病原菌特点

致病性接合菌

-接合菌可引起接合菌病,接合菌包括毛霉目和虫霉

目;

毛霉目致病菌包括毛霉、根霉、根毛霉和犁头霉。

.毛霉目所致感染最为常见,又称毛霉病。大多数患

者通过吸入空气中毛霉孢子而感染,其次是食入或外伤致病,肺和鼻窦最常受累。

虫霉目的致病菌有蛙粪霉和耳霉,主要通过微小外

伤和昆虫叮咬而感染。

IFI的病原菌特点

卡氏肺孢子菌菌

■卡氏肺孢子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称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主要见于艾滋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

。卡氏肺孢子菌的分类学地位,迄今仍有争议,卡氏肺孢子菌与真菌有60%的相似性,而与原虫有20%的相似性

IFI的病原菌特点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

。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

■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

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ICU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更高,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ICU患者IFI病死率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包括:

①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

②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

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④合并糖尿病、COPD、肿瘤等基础疾病;

⑤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ICU患者IFI高危因素

⑥器官移植广泛开展;

⑦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⑧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延长。

ICU患者IFI高危因素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即确诊、临床

诊断、拟诊;

。IFI的诊断一般由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

。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重症患者IFI诊断

■深部组织感染

正常本应无菌的深部组织经活检或尸检证实有真

菌侵入性感染的组织学证据;或除泌尿系、呼吸道、副鼻窦外正常无菌的封闭体腔/器官中发现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证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