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论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
?
[摘要]批判性思维在国外发达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国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正视。批判性思维是一门大学逻辑课程。这要求我们正确理解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学之间的关系,以避免相关的误解妨碍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顺利推行,对于正确把握逻辑学的学科价值也会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逻辑学;推理;论证
[作者简介]刘叶涛,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秦皇岛066004;张雅楠。燕山大学人事处干部,哲学学士,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B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3-0012-04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目前国外大学课堂上一门比较成熟的课程,在国外的逻辑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所谓“批判性思维”。可以界定为“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时作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同时它也体现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作为一门逻辑课程,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逻辑学的现代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批判性思维的产生由逻辑教学始肇其端,是逻辑教学现代改革的结果。众所周知,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曾把逻辑学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他的研究几乎涉及思维的所有方面,他讨论了范围广泛的逻辑问题,如范畴问题、直言命题、模态命题、直言三段论、模态三段论、证明的理论与方法、归纳方法、论辩与修辞、谬误及其反驳、思维规律,并且也涉及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19世纪以前的逻辑研究特别是逻辑教学中,一直就延续着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这种“大逻辑”传统,即逻辑教学应涉及一切与人的思维程序有关的东西。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随着现代逻辑的创立和逐步成熟,这种“大逻辑”传统逐渐被边缘化,逻辑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化的数理逻辑。无可否认,现代逻辑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罗素所说,新的数理逻辑“给哲学带来的进步,正像伽利略给物理学带来的进步一样。它终于使我们看到,哪些问题有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必须抛弃,因为这些问题是人类能力所不能解决的。而对于看来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新逻辑提供了一种方法,它使我们得到的不仅是体现个人特殊见解的结果,而且是一定会赢得一切能够提出自己看法的人赞同的结果”。但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形式化的数理逻辑却显露出一些严重的缺陷,因为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逻辑的主要目的是要有助于他们的日常思维,而符号化程度很强的数理逻辑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明显。而且又比较难学。于是,学生和教师们都感到有必要对逻辑教学进行改革,认为逻辑教学应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相关。特别是如前所述,大家普遍认为.逻辑教学应该能够教给学生一种方法,以使得他们能够在厉害攸关的重大问题上作出相对准确、合理的判定和决策。于是,首先在北美,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编撰批判性思维教材的“新浪潮”,他们办有国际性杂志,经常召开相关的国际会议,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和教科书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3年末,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委员会将学术年会的主题确定为“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有的学者认为此举“引发了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批判性思维转向”。目前,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高校都是以逻辑学课程作为其直接基础的。这便本质地提出了一个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的关系的问题。实际上,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批判性思维运动兴起,批判性思维的专门机构和研究阵地大量涌现以来,关于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的关系就一直就是一个学术研讨的热点话题。
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准确认识逻辑学。逻辑学是以推理和论证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分辨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要准确认识逻辑学,需要准确认识推理和论证。推理是从一个或一些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形式,其中已知的命题是前提,得出的新命题是结论。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通常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论点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也可直接称为主张。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它们可以是某种公认的一般性原理,也可以是某个事实性断言,也可称为理由。论证要使用推理,甚至可以说就是推理:一个简单的论证就是一个推理,它的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点相当于推理的结论,从论据导出论点的过程(即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一个复杂的论证则是由一连串不同的推理构成的,表现为一个推理系列。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通常都把论证和推理同等看待。
但是,将论证和推理同等看待,不意味着两者严格等同。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实质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