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有效训练的高中数学讲练结合教学探讨.docx

以生为本有效训练的高中数学讲练结合教学探讨.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以生为本有效训练”的高中数学讲练结合教学探讨

?

?

王国松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课堂训练存在的问题,即训练时机把握不准,训练选题难度不准,训练过程启发过度,讲评形式单调肤浅;提出课堂教学宜小步走快反馈,训练选题宜重基础有梯度,课堂训练要敢于放手敢于等,训练讲评要勤反思多提炼,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时时刻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课堂训练的效果,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以生为本有效训练

G?A

0450-9889(2019)12B-0111-02

当下,教育减负之声自上而下不绝于耳。然而,真正想要落到实处却路途艰难。尤其是高中阶段,在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考量教学质量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已渐渐脱离了教育的本真。为了升学率这个冰冷的数据,校长们拼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被无限制地延长。白天练,夜里练,练得天昏地暗,不知南北。尤其是作为语数外三门高考主打科目,每天的练习卷如雪片纷飞,早已把学生淹没。这样玩命的练有用吗?笔者以为,这分明是对学生的一种无休止的摧残。当以往的“诲人不倦”演变成今日的“毁人不倦”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反省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么我们的脚步会变得沉重,会静下心来做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耐得住寂寞,远离功利的喧嚣,静静地等待花开。那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之路在何方?笔者以为,就在我们的教学理念里,以生为本,方能训练有效。

一、问题透视

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要讲练结合,教师的讲是前提,教师必须讲得清楚,讲得到位;学生的练是保证,学生通过适当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盲目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多上课多做作业上。这种严重违反教学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数学课堂教学训练低效,于是为了弥补课内损失,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训练,致使学生课外“废寝忘食”,痛苦不堪。笔者细细分析,无效的课堂训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时机把握不准。这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把讲和练割裂开来,教师先讲,把整节课需要讲的知识点和例题一股脑儿先讲完。然后,花几乎半节课时间让学生练。表面上看这种上法也是讲练结合,但这种练法没有考虑到知识前后的逻辑联系,没有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练习涉及的新内容太多,学生会出现练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正是由于课堂训练缺乏及时性,导致好好的一堂数学课最终变成了一锅“夹生饭”。

(二)训练选题难度不准。这主要表现在课堂训练所选择的题目难度没有层次感上,或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或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有些教师选择的练习题,往往是课本练习的再现,虽然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其及时掌握刚学过的概念、定理、性质和法则等,但由于训练题的思维层次较低,因而无法实现其数学能力的提高。而对于优等生来说,更是让他们索然无趣。有些教师选择的训练题的难度恰恰相反,往往把高三二轮复习的题目搬到基础年级进行训练,给人以“走路还没有学会,就要参加百米赛跑”的感觉,其结果自然是丢掉了基础,浪费了时间,学生很难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这些难题对他们来说,只是“混了个脸熟”。

(三)训练过程启发过度。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不放心,训练题刚出示不久,学生还没有完成审题,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提醒用哪种方法,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由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其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干脆不做了,反正老师要讲的。当学生板演时,一旦出现错误或与教师预设的解法不一样时,老师就情不自禁地“干涉”,或开始“个别指导”,或干脆换别的学生来完成。归根到底,这些教师不敢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由于教师的过度启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永远无法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数学能力也无法得到质的飞跃。

(四)讲评形式单调肤浅。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练习完之后,教师要么简单地与学生对一下答案,要么把解题过程再详细地板书一遍,对解题过程也不加以反思,对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也不作必要的提炼与升华。这种就题论题式的评讲,既无法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又无法达到“练一题,通一类”的教学要求。这种单一的讲评形式,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数学思维也无法得到提升与发展。

二、症结反思

教学教学,教与学从来不可分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定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该围绕学生。以学论教,以学促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这样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学。上述课堂训练之所以低效,归根到底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以教代学,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表面上看,教师省心省力了,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训练时机把

文档评论(0)

151****82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