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序贯性气道开放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究序贯性气道开放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心肺复苏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接受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对照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则结合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对比2组急诊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气道开放后1小时以及2小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接受序贯性气道开放,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诊心肺复苏;序贯性气道开放;血流动力学
为急诊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是为患者建立胸外按压并给予患者人工呼吸,从而使患者可以恢复呼吸功能以及自主循环,患者的脏器血供得以恢复[1]。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大脑进行保护。因此,为急诊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医疗人员应迅速为患者开放气道,以此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2]。本文主要对序贯性气道开放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急诊心肺复苏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2月,所有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均存在心脏停搏、心跳骤停、呼吸骤停以及突发意识丧失的情况,排除无法开气道以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4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作为1组。
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男女之比为22/18,患者年龄在15.5岁-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8.17)岁,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急性脑卒中患者8例,急性心肌炎患者7例,冠心病患者16例,肺心病患者9例。
对照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男女之比为25/15,患者年龄在17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1±8.05)岁,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急性脑卒中患者9例,急性心肌炎患者6例,冠心病患者17例,肺心病患者8例。
对比2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
1.2方法
所有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以及除颤治疗。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接受序贯性气道开放,即采用抬头仰颈手法与面罩气囊以及口咽通气管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实施通气处理,对患者的心脏处进行按压,并对其胸廓起伏情况进行观察,判断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心态在恢复并且稳定之后,为其实施气管插管[3]。
对照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接受常规气管插管,即迅速给予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管插管,同时给予患者呼吸支持,尽量保证患者的通气状态良好,给予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心脏按压。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同时对2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1小时以及2小时后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血氧饱和度)。
1.4数据处理
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气道开放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
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均较对照组优(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气道开放时间
(秒)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秒)
实验组
40
11.20±2.53*
92.33±12.69*
对照组
40
70.23±3.20
133.62±32.0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
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一次性置管成功
自主循环复苏成功
实验组
40
38(95.00)*
25(62.50)*
对照组
40
30(75.00)
16(4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血流动力学情况
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后1小时以及2小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气道开放后血流动力学对比()
组别
时间
收缩压
(mmHg)
血氧饱和度
(%)
实验组
(n=40)
气道开放1小时
78.90±10.31*
92.36±12.20*
气道开放2小时
128.52±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