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课堂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紫藤萝瀑布》课堂设计

?

?

张岱瑶

一、教学创意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因而不仅要品读作品内容,更要体会作者是如何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阅读中注重写法探讨,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中领悟写作方法,因读导写,因写助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学会了如何在写景类习作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又因为寓意、感悟、启示等比较抽象,所以趣教趣学,简单易懂在课堂实践中尤为必要。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梳理文章脉络。

(2)学习作者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

(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目标解析

达成教学目标(1)的标志是:能根据文章的意思用声调、音韵来传达感情,还能说出文章整体的写作结构。

达成教学目标(2)的标志是:找到描写紫藤花的段落,可以从描写内容、描写角度、描写顺序等角度体会作者的写法,并能结合具体词句,品评词句中所蕴含的生命活力。

达成教学目标(3)的标志是:能够体会到紫藤萝的寓意,说出托物言志写作的规律,并能区别托物言志和仅写景抒情类的文章。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学生在七年级上已经初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有关景色描写的文章和片段,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情感积累,学习实际和学生的个人经验对于“托物言志”这一写法却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规律,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

的“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经典咏流传:教师吟唱古诗,南宋黄龙慧的《春歌》,学生录制吉他曲伴奏。

(PPT呈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伊始,使课堂呈现出“趣学”的情境,让学生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重在造境”,用“经典咏流传”的形式“趣教”,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建立良好的开端。

(二)目标解读

1.反复诵读,把握文章脉络。

2.学习作者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

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分析,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明确重点——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明确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从中得到写作的启迪。

(三)探究“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

活动一:找一找,读一读

1.自读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为段落标注序号,并关注每段大意。

2.示范朗读

教师引导提问:哪一段是描写一大株紫藤萝花的?哪一段是描写一束、一朵紫藤萝花的?哪一段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学生依次回答为2、6、10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通过《黄河颂》中由“望”黄河,到“颂”黄河,迁移理解本文的脉络也是“由实到虚”的结构。

(PPT呈现)由2段,眼前的一株紫藤萝瀑布到第6段,眼前的每一朵小花然后到第10段,对生活的感悟。

接着教师配乐朗诵第2、6、10段,使学生感受语言美,并让学生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关注文脉。

【设计意图】突破从作者情感变化的角度梳理文章,即“赏花”“忆花”“悟花”的过程,而从文章的写作结构来梳理文章,为后面理解“托物言志”打下基础。教师以饱满的情感朗诵第2、6和10段,促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语言美、结构美的兴趣。

活动二:说一说,品一品

让学生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做批注,并用朗读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体会。

学生先独立写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PPT呈现)最美丽的一个画面;最动人的一种情感;最难理解的句子;最富有哲理的句子;最妙的词语;最富有层次感的

描写。

学生回答句式,“我批注这个地方,认为很美,美在……”。

教师做好引领、点拨。

1.第2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本段从整体上描写了一大株紫藤萝,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了紫藤萝的颜色,老师抓住“盛”“辉煌”“瀑布”“流动”“挑逗”等词汇引领学生,引导学生理解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和动词的使用,都是为了表现紫藤萝富有生命的动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适时给出两个句子,与“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比较。第一句,“一条流光溢彩的紫色丝绒窗帘”;第二句,“像一树淡紫色的蝴蝶合拢双翼,屏气凝神地停在梢头,仿佛只消一缕微风就会惊起那淡紫色的精灵”。经过朗读、对比、分析与课文原句不同之处有:更改后的第一句缺乏生命和活力;更改后的第二句虽然也优美,并具有生机和活力,但是缺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美。

(2)朗读指导:带着欣赏之情,带着对生命的礼赞朗读本段,重读“盛”“辉煌”“瀑布”“流动”“挑逗”等词汇。

2.第3~5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